PG电子

首页 > 互动交流 > 公众参与情况说明
关于公布《广州市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公众参与意见的公告
来源:耕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处 发布时间:2025-06-13 15:12:46 浏览次数:-
  • 分享到

  2025年4月16日至5月15日,PG电子在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向社会公开征求《广州市耕地保护专项规划(2021-2035年)》(公众征求意见稿)意见。期间通过微信公众号、网站留言收到有效意见13条,其中采纳8条,部分采纳2条,解释说明3条。现就收到的公众意见及采纳情况说明如下:

  网上公开征求意见采纳情况表

序号

建议来源

意见

采纳情况

1

微信网友
【随缘】

1规划的耕地集中整治区范围很大,里面不能全部用于耕种,应该规划其他功能。2耕地集中整治区以后应该允许调整。

采纳。1.耕地集中整治区作为引导补充耕地集中的范围,不要求范围内全部用地整治为耕地。2.已在规划实施保障部分补充耕地集中整治区动态调整内容。

2

微信网友
【momo】

城市里面的小块农保地基本没有农业生产条件,应该退出农保地。

采纳。因当前管理规定不允许随意调整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规划》提出近期细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指引;远期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于近期保护利用效果一般的细碎永久基本农田,以集中连片为目标,结合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低效用地再开发等手段,引导耕地集中整治,逐步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布局。

3

微信网友
【营】

把30年前的耕地全部恢复。

解释说明。1.30年前属于耕地、现状属于非耕地地类的,部分已取得合法用地手续并完成建设,该部分土地无法恢复。2.《规划》开展补充耕地潜力资源分级评价,建立补充耕地资源数据库,并划定耕地集中整治区,作为规划期内实施补充耕地的重点区域。历史上曾属于耕地且目前仍有补充恢复潜力的地块,经评价后已纳入补充耕地资源库,并结合耕地集中整治区建设有序推进补充恢复。

4

微信网友
【吴学军】

一是保护耕地同时必须加强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二是可以在灌溉渠撒鱼苗,开发休闲钓鱼旅游,给广大城市居民亲近土地和大自然的环境。

采纳。1.《规划》提出推进永久基本农田逐步建成高标准农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中将建设并完善农田灌排系统。2.《规划》提出“锦绣田园”工程,建设一批乡村秀美田园,结合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通过“耕地+”的多元化农田利用方式,发展农业观光、休闲、体验、康养等农文旅三产融合等新型耕地保护利用业态。

5

微信网友【广州市新生活环保促进会 高毅坚】

微信网友【广州市新生活环保促进会 高毅坚】

关于2.2严格落实耕地用途管制,其中的“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持续完善“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工作机制,坚持分类分步稳妥处置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建议修改为: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占用耕地,持续完善“早发现、早制止、早查处”工作机制,增加利用新技术的监测监控去发现问题,增加公众参与的监督机制,坚持分类分步稳妥处置各类违法违规占用耕地问题,坚决遏制违法违规占用耕地行为。原因:1.单靠工作人员去发现,工作量大,作用有限;2.卫星的遥感技术和AI分析已经可以作为新的监测监控方法;3.提供公众参与监督和投诉的渠道,更能够做到早发现;现在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石碑,无法适应新时期的监督机制,建议参考“河长牌”“林长牌”,创新地设立“田长牌”,清晰地显示该永久基本农田地块的范围、允许种植的作物目录、举报投诉反映渠道。

采纳。1.《规划》已在健全耕地保护机制部分明确了相关要求,全面推行田长制,加强耕地数字化监管,应用卫星遥感、高空视频、无人机、物联感知等信息技术构建“天空地网”综合监测体系。2.《规划》已在健全耕地保护机制部分补充设立田长制公示牌的相关要求。

6

关于2.3严格永久基本农田管理,建议增加:永久基本农田在合法合规优化调整前,必须出示公告;优化调整后,必须尽快撤换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石碑。

部分采纳。1.根据《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由县级人民政府设立保护标志,予以公告”规定,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后向社会公告。目前自然资源部正在研究制定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调整优化的相关规定,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的程序按上级部门规定为准。2.广州市正逐步设立村级、网格级田长制公示牌,其内容包括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并逐步替换原有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

7

关于2.3严格永久基本农田管理,推进细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利用,鼓励探索细碎永久基本农田自愿认领耕作等新模式,将细碎永久基本农田建设成为“一米菜园”、家庭小菜园、农业口袋公园、蔬菜公园等,推进细碎永久基本农田合理利用。建议参考其他国家的工人菜园、共享菜园、堆肥农场,增加:堆肥农场、工人菜园、共享菜园。特别是堆肥农场。

部分采纳。《规划》明确细碎永久基本农田可建设“一米菜园”、家庭小菜园等使用方式。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得随意改变永久基本农田用途,因此须保持永久基本农田作为耕地的属性,不能将细碎永久基本农田用于建设堆肥农场。

8

关于3.1构建耕地保护空间格局,基于自然地理格局,以现状耕地布局为基底,构建沿流溪河-白妮河耕地集聚带、沿东江-增江耕地集聚带、沿沙湾水道南部水网耕地集聚区以及多个耕地集聚片的“两带一区多片”耕地保护空间结构。建议:修改错误名称:“白妮河”为白坭河。

采纳。《规划》已统一使用“白坭河”的规范表述。

9

关于3.1构建耕地保护空间格局,建议增加:利用流溪河、白坭河、增江、东江、沙湾水道等河流的河湾地,保留或者增加合适的作为永久基本农田。一方面,作为重要的防洪滞洪的缓冲带,增加城区抵御极端天气的韧性;另一方面,避免河流河岸被过度开发为商业用地。

解释说明。1.河湾地涉及河道管理范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相关要求,对新开垦耕地、化肥农药使用有限制。2.根据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的要求,永久基本农田须在可长期利用稳定耕地基础上划定,在河湾地受洪水等因素影响,难以长期稳定利用。

10

关于4.3逐步提升耕地生产能力,建议增加探索利用城市厨余堆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采纳。《规划》将在提升耕地生产能力部分补充推动厨余资源堆肥相关表述。

11

关于5.1推进农田生态系统保护,建议增加:推广传统的农业堆肥与现代的科学厨余堆肥相结合,替代化肥改良土壤。

采纳。《规划》已在提升耕地生产能力部分补充推动厨余资源堆肥相关表述。

12

关于5.3彰显耕地生态价值,建议增加:建设分散就近式堆肥小农场,发挥耕地协同处理城市厨余,变废为宝改良土壤,增加有机种植的功能和价值。

解释说明。 《规划》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建设堆肥农场应避免占用耕地,可按规定申请使用设施农用地。

13

关于7.1加强组织领导 建议增加:1.设立“田长牌”,提供公众参与监督和投诉的渠道。2.加强永久基本农田的科学普及和法规宣传,支持和鼓励公众参与永久基本农田的保护。

采纳。《规划》已在健全耕地保护机制部分补充设立田长制公示牌、加强宣传教育的相关要求。


十大足彩平台 BG真人 九游体育 金沙博彩 皇冠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