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第15届全运会即将开波啦!
这是一场“全民参与,健康生活”的体育盛会
在广州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
我哋带你逛一大波体育场馆
它们既是广州体育文化的象征
更加是城市现代化发展的缩影
跟随《漫话广州体育场馆》系列
让我们一起去探索体育场馆背后的故事
凝望瞬间、凝聚视线、凝结创意
你话SPORT唔SPORT?
从化马场正门
图源: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官方网站
2010年广州亚运会的马术比赛场地,坐落在美丽的流溪河畔。亚运辉煌过后,这片山谷重归寂静。谁能想到,她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浪潮中焕发新生,成为一颗璀璨的明珠?
2018年香港赛马会对这里注资升级。起重机轰鸣声中,亚运赛场被注入新的灵魂:从化马场迎来新生,登山跑道蜿蜒入云,跨境运马车队穿梭于穗港两地。这里的故事,是中国赛马走向世界的支点——从亚运赛场到国际马业枢纽,这场“变形记”翻开序章。
从化马场鸟瞰图
图源: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官方网站
一、藏在山水间的"马术天堂"
从化马场坐落在北纬23°33'的广州生态核心区,距离市中心约75公里,距香港沙田马场200公里(马匹跨境运输仅4小时),通过广从快速路串联白云国际机场(车程45分钟)。
这里地处流溪河国家森林公园与石门国家森林公园的环抱之中,四周被凤凰山、云台山等千米山峰环绕,形成天然的生态屏障。
得益于森林覆盖率高达69.1%的从化区环境,赛马场PM2.5年均值仅20微克/立方米,负氧离子浓度超2000个/cm³(世界卫生组织“清新空气”标准1500个/cm³),被香港赛马会誉为“马匹的天然氧吧”。
流溪河上游直供的Ⅱ类饮用水源,经马场自建的水处理系统净化后,pH值稳定在7.2-7.5,确保赛马饮用水的矿物质平衡。
作为中国首个国际认可的无疫区,场区外围设置3公里防疫缓冲带,实现马匹疫病零输入记录。
马场选址在良口镇热水村半山腰,海拔120米,依山势打造4条落差式跑道,既避开了城市光污染和噪音干扰,又利用地形自然排水,减少暴雨内涝风险。
从化马场的四条跑道
图源:南方网-内地首个世界级马场从化开幕运营!大湾区建设“马”上加速
规划时特别保留场区内7公顷原生林地,种植香樟、秋枫等驱虫树种;跑道周边铺设生态草沟,雨水经净化后汇入人工湖循环利用,实现“零污染排放”。这种“马在林中跑,人在画中游”的景观,让这里成为大湾区罕见的生态型世界级马场。
从化马场卫星图
二、从亚运赛场到世界级马场
1. 亚运会的“神来之笔”
2010年广州亚运会马术比赛,是内地首次承办国际马术赛事。当时面临一个巨大难题:国际赛事要求马匹入境需隔离检疫6个月,这几乎无法实现。
广州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在从化划出中国首个马属动物无疫病区,并邀请香港赛马会提供技术支持。这一破局之举,不仅让亚运马术赛圆满落幕,更埋下了从化马场升级改造的“种子”。
2. 香港马会的"超级改造"
亚运结束后,香港赛马会投资20亿港元对场地升级。
从化马场整体规划图
图源: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官方网站
马匹VIP待遇:12栋恒温马厩配备自动饮水系统,马医院拥有CT、MRI等设备,甚至为马匹打造康复泳池(内地首家)。
马厩
图源: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官方网站
赛马游泳池
图源: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官方网站
黑科技训练场:全球罕见的2600米登山跑道,能增强马匹后肢力量;“蹄形”跑道设计减少急转弯损伤。
跨境通勤专线:定制运马车配备GPS温控,4小时直达香港。
赛马抵达从化马场
图源: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官方网站
9500人观赛看台:看台由北京奥运会“鸟巢”设计团队——瑞士赫尔佐格与德梅隆建筑事务所操刀设计。设计师以“流溪河波浪”为灵感,打造出连绵起伏的银色顶棚,既遮阳挡雨,又通过特殊材质降低30%风噪。看台采用360°无死角观赛布局,最远座席距跑道仅150米。
看台效果图
图源:第一赛马网
交通更便捷:为避免比赛日拥堵,马会正和从化区合作建设的第二条连接公路直通大广高速,设3个智能停车场。香港赛马会还将开通“赛马专线”大巴。
3. 2019年“首秀”惊艳大湾区
2019年3月23日,从化马场举办内地首场速度马术比赛。香港特首等1700人观赛。现场还设置了马术科普区和众多以马术为主题的趣味游戏供市民体验。
比赛日热情参与的观众
图源: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官方网站
“雪战神驹”夺冠瞬间
图源: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官方网站
孩子们通过小游戏学习马术知识
图源:香港赛马会从化马场官方网站
如今,流溪河畔,马蹄声与湾区发展的脉搏同频共振。马场工地的轰鸣声中,藏着更宏大的野心——这里将成为内地首个国际常规赛马赛事的主场,改写中国马术产业版图。
十年后再回望,人们或许会记得,中国马术产业的现代化,正是从这片群山环抱的绿野开始加速——那里曾有一场“变形”,将亚运赛场化为奔腾不息的湾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