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PG电子花都区分局(以下简称“花都区分局”)组织编制的《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三华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广州市花都区花山镇平山圩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白石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官坑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黄沙塘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蓝田新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茶塘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藏书院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石湖村坎头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广州市花都区秀全街马溪村位育社、西河社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西头村新林庄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11项规划成果经广州市花都区人民政府批复同意,标志着花都区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进入科学化、规范化新阶段,为传统村落保护管理、项目建设提供必要依据。
保护规划年限至2035年,涵盖总则、传统村落历史文化价值分析、保护策略与保护原则、整体格局与历史环境要素保护、保护范围划定及保护措施、建筑分类与保护整治方式、传统里巷与历史环境要素的保护整治、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村落人居环境规划、规划实施保障措施、项目建设时序安排与近期行动计划等内容,遵循历史真实性、格局完整性、风貌延续性原则,以传统村落保护为契机,依托各村落区位优势与历史文化资源,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优化交通体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努力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协调统一。
一是深入开展历史文化资源实地调查。在保护规划编制阶段,花都区分局通过对11条传统村落的历史资料深入研究和现场走访调研,采取“寻、问、记、对”工作方式进行信息采集,充分挖掘各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价值,围绕空间格局、街巷肌理、人居环境、各类历史资源分布等,以村落现状风貌、保护要素、产业类型为基础,因村制宜提出保护措施、村落发展定位和目标策略,确保有效全要素保护。
二是明确保护范围与管控措施。结合保护要素精准划定11条传统村落的核心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地带、环境协调区三级保护范围,明确各级保护要求,严格控制保护范围内建筑高度和空间视廊,延续传统村落特色。重点保护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环境要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核心要素,制定保护、改善、整治、更新等分类保护措施。通过系统性保护与活态传承,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图为三华村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及高度控制图,来源于《广州市花都区新华街三华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
三是积极探索活化利用途径。保护规划提出“保护优先,兼顾发展”原则,对标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和活化利用典型案例,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基础上,规划推进传统建筑修缮、基础设施提升、文旅融合工程,旨在通过整合村落资源,保护优秀传统文化和岭南乡村特色风貌,提升人居环境,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下一步,花都区分局将严格落实“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原则,紧扣“老城市新活力”主题,认真组织实施保护规划,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参与传统村落更新改造,书写传统村落与乡村全面振兴深入融合新篇章。
图为赤坭镇官坑村传统村落,来源于PG游戏试玩花都区分局拍摄
图为炭步镇藏书院村古建筑群,来源于PG电子花都区分局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