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名城保护
首页 > 手机版 > 业务 > 名城保护

名城实践⑥来中国现代人文学派的发轫之地感受东山柏园的文化之光!

发布日期:2025-03-11 09:23:56 来源:名城保护处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案例集》第一辑、第二辑立体书影图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践案例集》是在广州市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的背景下,由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办公室、PG电子官网、广州市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广州市岭南建筑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共同编撰而成的。本丛书不仅可为历史建筑研究、保护与利用提供信息参考资料,同时也是广大读者认识和欣赏广州历史文化遗产的知识读物,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体系建设、方法创新和实践探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案例集围绕国家省市重大决策部署,聚焦“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乡村振兴、城市更新、绿美广州生态建设、产业转型等收录了26个名城实践案例,讲述了广州多样化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模式,本期为您介绍历史建筑保护更新案例之柏园。

在广州市越秀区恤孤院路12号

有一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柏园

这座始建于1923年的砖混结构建筑

见证了广州东山洋楼的辉煌岁月

它是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的创始之地

也记录了中国现代人文科学的起步

2018年柏园被公布为“广州市第五批历史建筑”

2022年被列为第十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同年10月,在史语所正式成立94周年的纪念日,

经修缮后的柏园再次进入公众视野

粤书吧、主题展览、学术沙龙以及系列主题活动纷呈

成为广受关注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桥梁

柏园修缮后正立面

01

多方合力的事业

  走进柏园,仿佛穿越回那个动荡却又充满学术激情的民国时期。

  1928年秋,柏园被租用为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史语所)的办公,史语所正式成立。

  这是中国第一个汇集考古学、历史学和语言学等现代人文学科于一身的国立研究机构,由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等人创立。它的成立具有跨时代的意义,被誉为中国现代人文科学的开端,是中国近代最重要的学术高地之一。

史语所会议第二号文件确定了租用柏园为办公地(1928年10月21日)

02

学脉在此溯源

  1928年10月起,史语所的研究人员在此通宵达旦,奋笔疾书,有序开展各项研究工作,直至1929年6月迁往北平。

  史语所虽在广州只开办了一年左右,但筹划了多项学术大计,汇聚了陈寅恪、陈垣、赵元任、罗常培、李方桂、李济、董作宾等顶级学者等一批顶级学者。

  他们的智慧在这里碰撞,开启了中国历史学、考古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先河。在此间出版的《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首创“集众研究”模式,奠定了中国学术界的新高度。

顾颉刚                  赵元任                       容肇祖

集刊书影

03

集众研究,原址探寻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柏园被作为民居使用。2008年以前,“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曾邀请中山大学历史系协助寻找该所的创始地。多年来,政府、研究机构、民间研究组织等一直在寻找旧址所在地。有学者组织“省城风物”研究组寻找史语所原址,在前后几年里,研究组踏勘了东山数百座洋楼,列出了详尽表格,尽量考订每一座建筑曾经的用途甚至来历,但很难仅仅依据容肇祖、傅斯年等学者的文字描述找到准确的建筑位置。

  2016年,市、区文广新局及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建筑进行考察,认为恤孤院路12号属于民国时期的砖混结构建筑,且建筑地理位置与民国建筑“柏庐”相符,认为其可能是史语所原址。2019年,有学者从南国古韵数字图书馆中发现线索,证明今恤孤院路12号就是东山柏园,即史语所原址。2022年4月,国家文物局批示,正式启动对东山柏园(史语所原址)的修缮保护工程,由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修缮。

柏园修缮前照片

04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柏园的修缮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历时近半年,耗资150多万元。文物建筑的“真实性”是开展柏园保护修缮工作的首要原则。综合建筑勘察测绘、口述访谈和历史档案完成建筑复原模型之后,实施主体制定了科学合理的修缮方案。

“做减法”,恢复建筑遗产原真性

  尽可能恢复柏园的历史风貌,展示建筑的“真实性”,是柏园保护修缮工作的首要原则和重中之重。拆除阁楼、搬移壁橱、撕掉墙纸后,被现代建筑材料所遮蔽的历史构件和装饰得以重现。每一块花阶砖、每一扇拱券门,都在讲述着过往的故事。

伊斯兰风格的拱券门廊修缮前后对比

修缮后的西座一层过厅

边修缮边调整,维护建筑遗产完整性

  工程开启之前,面对复杂的现状条件,前期已经充分考虑的修缮方案需要适时调整。项目团队采取边修缮、边思考、边调整,严控施工质量,随机应对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需要根据建筑修建时砖块的砌法和搭接逻辑来判断墙体是否为后期加建,能否拆除;门楣拱券线脚、楼梯栏杆及踏步、彩色亮子玻璃等缺失部分的修补,都需要参照保留较完整的同类构件的做法来补齐。

修缮前的西座二楼大厅

清理水磨石拱券上覆盖的墙漆,修补花阶砖地面

修缮后的西座二楼大厅

收集口述历史和档案辅助修缮,明晰建筑遗产原貌

  修缮团队一方面全面查找历史档案,进行建筑勘察测绘;另一方面寻找该建筑的亲历者进行访谈,力图明晰该建筑的历史原貌,全面了解柏园的场所精神、历史格局和构造细节原状,基本确定了柏园的建筑平面格局,天台、露台栏杆、楼地面铺装、室外台阶等的原貌,水井、树木、围墙、大门等的概况,以及加建建筑的历史状况,为制订科学的修缮方案和合理开展庭院发掘整理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修缮前的柏园西座主入口  柏园西座主入口历史风貌

柏园住户老照片

04

来这里,感受柏园的文化魅力!

柏园主立面

修缮只是过程,活化利用才是最终目的

2022年10月,柏园经过精心修缮后正式对外开放

已成为广受关注的城市公共文化空间

西座首层的“粤书吧”与二层的主题展览

不仅展示了建筑本身的艺术魅力

更赋予了其新的文化使命

“粤书吧”内藏书丰富

涵盖史语所人物著作、文物考古等多个领域

为市民提供了一片阅读与思考的净土

“粤书吧”内景

西座二层布置了“此虽旧域,其命维新”的展览

清晰地梳理了史语所在广州的历史脉络

带领观众穿越时空

重温史语所的辉煌岁月

西座二层展览大厅

西座二层展览空间(“殷墟考古”部分)

  让我们一同走进柏园

  探寻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感受历史的温度!


网赌平台 皇冠体育 买球app 易世博 半岛体育 全球十大外围足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