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名城保护
首页 > 手机版 > 业务 > 名城保护

我市塱头村乡村振兴、广州铁路博物馆景观改造等4个文化遗产项目获2024 IFLA国际大奖

发布日期:2024-12-19 10:48:34 来源:名城保护处

  近日,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IFLA)亚太区分会年度会议在新加坡隆重召开,并公布了2024年亚非中东地区风景园林国际大奖的获奖项目。其中,我市《唯品会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荣获2024IFLA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最高等级奖项——建成类(文化与传统)杰出奖。《广州铁路博物馆景观改造项目》《广州广钢公园首开区》《复兴驷马涌古水润民图景:社区多元文化生活共享绿廊》获荣誉奖。

  2024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奖(IFLA AAPME AWARDS)由IFLA地区分部(非洲、亚太、中东地区)联合发起。除了表彰卓越的设计之外,该奖项还为展示创新方法、促进合作和激励后代景观建筑师提供了一个平台。该奖项旨在表彰和展示在环境和社会领域优秀的团队项目,旨在加强城市、自然和社会系统的弹性和气候适应能力。2024年AAPME奖项旨在展示景观设计师的作品,致力于设计敏感度,展示责任性的实践,并寻求集体努力,以解决当今和未来世界的复杂问题和挑战。该奖项面向IFLA在非洲、亚太和中东地区的所有区域和从业者。

  获奖现场

  2024 IFLA AAPME Awards国际风景园林师联合会亚非中东地区奖

  广州获奖名单如下

  已建成项目:文化与传统 Built projects:culture and Traditions

  01 杰出奖 Outstanding Award

  项目名称:唯品会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乡村振兴项目VIpshop Huadu District Tanbu Town Langtou Village Revitalization Project

  基本情况:塱头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坐落在珠江流域巴江河畔,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始建于南宋,定型于清末,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村内保存明清年代青砖建筑近200座,是珠三角地区保存规模最大的广府古村落之一,有科举之乡的美誉。春阳台作为塱头乡村振兴公益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高度浓缩了传统文化历史脉络、人文精神的多功能艺术文化中心,由非常建筑创始人及主持建筑师张永和主创设计。建筑采用红瓦、青砖和素混凝土为材,以塱头古村梳式街巷为灵感设计步道,并在屋顶建有25个荷塘,与古村荷塘共同构成“立体荷塘”,融合岭南风貌、乡村特色和现代气息于一体。

  该项目通过“政府+企业+村集体”合作,文化引领、公益赋能,塑造乡村振兴“塱头模式”。规划自然资源部门打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全力做好规划和用地保障,盘活存量建设用地,推进用地报批,加快规划审批。

  实施成效:2021年,花都区政府与唯品会公益签订塱头乡村振兴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以古村落文化振兴为切入点,探索农村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打造实现共同富裕的可持续模式。截至目前,项目公益性投入超2亿元,除了春阳台,还建成了“和春住”精品民宿、“心画中国”沉浸式光影艺术展、塱那头草地、市集商铺等多元化业态设施,并引进国内顶尖规划团队做保护性规划,推动塱头文化和产业双振兴。2023年,春阳台被评选为ArchDaily年度最佳建筑TOP100。

  唯品会花都塱头村春阳台艺文中心实施效果

  唯品会花都塱头村春阳台艺文中心空中俯瞰图

  春阳台艺文中心展厅入口

  “和春住”精品民宿夜景

  02 荣誉奖 Honorable Mention

  项目名称:广州铁路博物馆景观改造项目 Guangzhou Railway Museum Landscape Renovation Project

  基本情况:粤汉铁路黄沙车站旧址曾是京广铁路最南端的一个特等货运站,始建于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兴修粤汉铁路之时,是粤汉铁路起点的客货综合站。出生在附近的“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于1911年至1912年期间,曾在此办公一年半。后因粤汉铁路客运改站,黄沙车站遂改为以货运为主,到上世纪90年代一度成为华南最大的水陆兼备、站港合一的特等大型货运站,对繁荣广州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遭日军轰炸,车站全部损毁。1946年改建为广州南站,1990年代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货物站,2005年关闭。

  之后,原广州南站近80名干部职工联名向市委市政府写信,恳请保留南站旧址。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响应民众呼声,组织研究阐释车站背后的人和故事,明确将车站旧址保留,认定为历史建筑,推动保护利用为铁路博物馆,向市民和游客讲述詹天佑和广州铁路的历史故事。

  实施成效:2022年,广州铁路博物馆正式完工。该历史建筑的活化利用,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历史文化保护和人居环境水平提高相得益彰的路子,一是通过深入挖掘粤汉铁路黄沙车站旧址的历史价值,采用“微改造”绣花功夫,最大限度地保留并修复了原有桁架结构、屋顶形式等核心价值要素,保留场地历史记忆;二是引入何镜堂工作室参与设计,将两栋建筑分别改造成为两个室内展馆,为业主单位在保护利用实施提供引导和支撑。历史建筑与滨江绿地、珠江景观完美融合,成为广州推动历史建筑保护传承利用的一个典型样本。

  广州铁路博物馆实景图

  03 荣誉奖 Honorable Mention

  项目名称:广州广钢公园首开区 Guangzhou Iron and Steel Park Start-Up District

  基本情况:“生态广钢”绿美工业遗产公园位于广钢新城中部,是广州近现代工业的代表。1958年,广东第一家钢铁厂广州钢铁厂拔地而起,它是全国第一家地方钢铁企业上市公司,对广东乃至全国的国企股改都具有重大的示范意义。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在钢铁工业技术革新方面开创多项第一,广钢55年,风风雨雨,承载了无数广东人共同的城市记忆。

  规划自然资源部门坚持保护优先,组织将广钢旧址12处建筑认定为传统风貌建筑,编制保护图则,结合土地整备,规划建设广钢公园,提升公共空间环境品质,满足周边居民生活需求。经过三年的设计和施工,西区首开区于2023年7月正式开园,从周边多类型人群需求出发,以具有创新性的设计手法转译工业记忆为市民休闲的公共活动场地,助力广钢以生态宜居、活力开放的全新形象重新融入城市记忆之中。

  实施成效:广钢公园首开区通过对场地内现存的工业遗产(包括工业建构筑物遗存以及高炉、煤气柜、火车头等工业设施设备)有效保护和利用,集中展示了荔湾区乃至广州市工业文明的承载地,成为激活公共社区活力,赋能人居美好生活的城市新地标。同时,结合社区公园建设和工业设施保护特色,高质量打造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综合性公园,成为了“生态广钢”绿美工业遗产公园示范点。

  广钢公园示范点实施效果

  广钢公园首开区鸟瞰图

  遗址空间活化利用为休闲游览场所

  植物科普点

  惠民设施

  04 荣誉奖 Honorable Mention

  项目名称:复兴驷马涌古水润民图景:社区多元文化生活共享绿廊 Rejuvenate Evocative Ancient Sze Maa Chung Waterside Scenes Of Well-Being:Communal Multi-Culture And Life Sharing Promenade,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China

  基本情况:驷马涌位于荔湾区北部,部分位于历史城区内,东起流花湖,经过东风西大院、荔湾路、周门北路、河柳街,在西关海小区北侧流入珠江。驷马涌,又名洗马涌、司马涌,是广州一条历史河涌,两千年前西汉陆贾出使南越,即由驷马涌入城,为荔枝湾故址所在,也是明代羊城八景“荔湾渔唱”的故址,在《大德南海志》《通志·古迹》均有相关记载。沿线历史资源丰富,涉及历史地段1处、文保单位单位及其他历史要素3处、古树名木6处、非物质文化遗产4处。

  实施成效:2023年,驷马涌改造提升从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出发,重点保护河道周边古榕树,运用绣花功夫,精准活化场地,每一段每一个节点因地施策,最大限度满足了群众交通出行、人车分流、运动休闲、游憩娱乐的生活需求和海绵城市建设需求,让这条历史河涌旧貌焕新颜,重现古驷马涌自然美景,让社民在河畔古树下谈论家长里短时,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驷马涌改造实施成效

  明代羊城八景“荔湾渔唱”图


DB真人 十大足彩平台 足球外围平台 bwin·必赢中国官网 皇冠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