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5日,广州市越秀区果菜西社会公共停车场项目取得四证齐发并进入施工阶段,该项目突破常规落地模式,凭借一系列创新审批举措,为项目建设按下 “加速键” ,实现“交地即开工”。这一实践是越秀区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的积极探索,也为城市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
跨部门 “硬核” 联动,破除审批 “梗阻”
以往,项目审批流程因部门职责分散、信息不畅,常常陷入 “审批慢、环节多” 的困境。为打破这一局面,PG电子官网越秀区分局(以下简称“越秀区分局”)主动担起牵头重任,联合市不动产登记中心、区建设和水务局、属地街道等多个部门,围绕 “四证齐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不动产权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的目标,展开紧密协作。
在筹备阶段,各部门多次召开专题工作协调会,针对审批流程中的难点、堵点进行深入研讨。通过倒排工期,明确每个环节的时间节点与责任分工,将原本串联式的审批流程优化为并联推进。这种打破部门壁垒、构建协同推进机制的做法,为项目审批筑牢了坚实基础,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高效运转。
全流程 “超前” 服务,压缩审批 “周期”
传统审批模式下,企业需在拿地后按顺序依次推进各项审批工作,往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越秀区分局大胆创新,在地块出让公示期间便提前介入,组建了由规划、建设、水务等多部门专业人员构成的服务专班,并建立线上服务对接群,为意向单位提供 “一对一” 实时服务。
服务专班主动与意向单位沟通,及时了解企业需求和项目规划思路,提前开展技术审查与规划指导。企业借助电子报批软件,在进行方案设计的同时,即可同步提交技术审查申请。这种技术审查与方案设计并行推进的模式,有效避免了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的方案反复修改。以果菜西停车场项目为例,通过这一创新举措,相关许可审批时间从平均30天缩短至10天,并且一次性获取了从拿地到开工的全流程审批意见,真正实现了审批 “零等待”“零延误”,大幅压缩了项目前期筹备周期。
“保姆式” 精准护航,助力企业 “快跑”
竞得果菜西停车场项目的海睿驿德交通科技(广州)有限公司作为新注册外资企业,对国内建设流程较为陌生。越秀区分局急企业之所急,推出 “保姆式” 全周期服务,安排专人全程紧密对接企业,根据项目特点和企业需求,量身定制详细的服务指引,涵盖审批流程、材料准备、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企业面临诸多难题。如公示期内,周边居民对项目建设存在诸多担忧,提出多条意见建议;地铁人防意见等建证前置条件办理手续复杂、进展缓慢。越秀区分局对接专员积极指导企业联合街道开展沟通协调工作,组织多场居民意见交流会,耐心解答居民疑问,充分吸纳合理建议,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同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加快审批进度,原本需要1个月才能完成的地铁人防审批手续,在多方努力下,仅用 5天便顺利办结。通过靠前服务、高效响应,全力保障项目各审批环节快速办结,助力项目建设跑出令人惊叹的 “越秀加速度”。
创新机制 “双向” 赋能,实现共赢 “破局”
在项目设计阶段,越秀区创新建立 “民生需求响应” 机制,兼顾企业发展与民生改善,实现了多方共赢。
一方面,针对果菜西片区居民长期面临的停车难、交通拥堵等问题,指导企业将停车场功能优化、交通疏导方案等民生诉求作为项目设计的重点内容。并联合区建设和水务局邀请交通规划专家对周边交通流量及现状人行习惯等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优化出入口设置等方案;组织市政工程专家对排水、供电等配套设施进行专项规划,确保项目建成后能够有效缓解区域民生痛点。同时,为保障周边房屋结构安全,联合房屋结构安全领域专家对项目设计方案进行严格评审,对涉及临近建筑的设计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和优化。
另一方面,为解决企业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周边环境协调难题,越秀区分局联合人民街道主动作为,提前向周边居民发放调查问卷600余份,广泛收集居民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根据居民反馈,安排专人在现场设立咨询点,面对面与居民沟通项目规划与施工安排,解答居民关切的噪音、粉尘污染、结构安全等问题。通过充分的沟通交流,周边居民对项目的支持率高达98.5%,既保障了企业能够顺利施工,又赢得了居民对项目的认可与支持,为城市更新项目审批探索出了全新的可行范式。
果菜西停车场项目 “四证齐发” 的创举,是越秀区践行惠企利民理念、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缩影。从跨部门联动协作到全流程超前服务,从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到创新民生响应机制,每一项举措都凝聚着越秀区分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智慧与决心。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区域重大项目建设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 “越秀经验”,更向社会传递出越秀区持续全面深化改革、优化服务的坚定信号。未来,越秀区分局将以此次成功经验为新起点,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在城市建设的道路上不断突破自我,书写更多精彩篇章,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越秀区果菜西社会公共停车场项目“四证齐发”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