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工作动态
首页 > 手机版 > 政务 > 工作动态

广州有乜好?遍地都是宝!——广州邀您向未来

发布日期:2025-08-18 09:19:24 来源: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

  引言

  什么是广州?

  广州是一种节奏,

  它是从容的松弛。

  人字拖、大排档与老火汤,

  早茶、音乐和粤剧,

  千容万象于斯晃晃悠悠,

  晃出广式慢生活。

图1:广州早茶

(来源:网络)

图2:经典粤剧大戏《穆桂英大战洪州》

(来源:南方都市报《广州粤剧院龙年春班演出60余场,下一站香港》)

  广州是一种脉搏,

  它是跳跃的生命力。

  海丝起点、十三行、

  灯光夜市、广交会……

  时代弄潮儿于斯破界求新,

  搏出广式加速度。

图3:广交会展馆

(来源:南方日报《视频+图集|英歌舞亮相!第135届广交会盛大开幕》)

  松弛又进取,

  快与慢的交响,

  这就是广州!

  一、广州“威水史”

  阶段1:始于南越古国

  公元前214年,秦军开通灵渠,强势“打卡”岭南,在白云山与珠江之间的风水宝地(番山)“圈地盖楼”,修筑任嚣城,成为广州设立行政区和建城的开始。

  公元前204年,秦末南海郡尉赵佗建立南越国,定都番禺(今广州),岭南地区首次建立都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汉朝征服南越国,设立九郡,南海郡治设番禺。

图4:南越王博物院(王宫展区)

(来源: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官网)

  阶段2:兴于“海丝起点”

  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北部战乱频发,汉人南下避乱,给岭南地区尤其是广州带来了劳动力和新技术。同时海外贸易中心由交趾转移到广州,广州港的海上贸易开启“狂飙模式”。

  唐宋时期,广州成为中国港口“顶流”,形成囊括东南亚诸国的南海海洋贸易圈;由广州经南海、印度洋到达红海、东北非和波斯湾各国的“广州通夷海道”,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远洋航线。

图5:唐宋海上丝绸之路示意

(来源:作者自绘)

  宋、元交替之际,广州遭受战乱破坏,对外通商也经受波及,但在元朝时期仍是中国第二大港。

  明清时期,中国取消对外开放政策,实行海禁,广州一度成为大清国与西方世界做生意的唯一“VIP通道”,史称“一口通商”,广州十三行垄断大部分中国的对外贸易。广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2000多年历史中唯一长期不衰的港口。

图6:广州城六脉渠图(1870年,清代同治九年)

(来源:《图说城市文脉——广州古今地图集》)

  阶段3:近代变革先驱

  晚清时期,广州地区工业发展起步,伴随着洋务运动的热潮,南海简村的“织造奇才”陈启沅于1873年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不仅让珠三角的蚕丝产量“坐上火箭”,更点燃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第一把火”;随后,广东缥丝局、广东机铸制钱局等近代工业在广州兴建,机器轰鸣声与创新火花交织,奏响了南粤大地近代工业崛起的华丽乐章。

图7:继昌隆缫丝厂

(来源:网络)

  1921年2月15日,《广州市暂行条例》公布实施,首创市政厅制度,广州正式建市,成为中国首个建制市。随后,沙面租界的异国风情、西关大屋的岭南韵味、长堤大马路的摩登范儿,纷纷化身中国最早的现代城市规划“试验田”。

图8:广州市道路系统图(1932年)

(来源:《广州市城市设计概要草案》)

  阶段4:现代发展前沿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州确立“生产城市”目标,沿珠江水系先后在西村、沙园、赤岗和南石头等地亮出“工业名片”——造船厂劈波斩浪、造纸厂纸浆翻涌、钢铁厂更是火星四溅,一座座工厂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同时,工业区配套建设工人新村、工业港口及道路,同步推进文教科研发展。

图9:广纸路造纸厂老照片

(来源:网络)

  1957年,广州举办首届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在特殊时期维系中国对外贸易命脉;此后每年都举办两届,分春、秋两季“活力上线”,把广州这座千年商都打造成为永不落幕的国际贸易舞台。

图10:首届广交会在广州中苏友好大厦开幕

(来源:广州市档案馆)

  改革开放后,广州凭借先行一步的政策优势和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创造了多个“全国第一”,例如率先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辟全国价格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的先河,开办全国第一家“三资”企业;率先形成陆海内外联动开放格局,吸引港澳客商、华人华侨投资;率先采取公开办事制度,重大问题与市民直接对话,开通全国首个“市长专邮”、首个政府门户网站PG电子专栏;建立国内首个每周新闻发布制度,创办全国最早公众议政的《羊城论坛》。

  二、广州“进行时”

  当前,广州这座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老城市”,正奔涌出闪耀世界的“新活力”。文化传承尽展“绣花功夫”,南沙港的巨轮联通世界,新兴产业演绎“速度与激情”,广州正肩负大湾区“核心引擎”重任,锚定“中心型世界城市”目标阔步向前。

  (一)新势能新坐标,竞逐全球城市塔尖

  特点1向中心型世界城市迈进

  2024年广州在全球化和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发布的“世界城市名册”(The World According to GaWC)中排名跃升至第22位,从Alpha-级晋升至Alpha级,与首尔、米兰、多伦多、法兰克福、芝加哥等城市处于同一水平。

 图11:国内主要城市在GaWC“世界城市名册”中的排名变化

(来源:作者自绘)

  2024年广州在科尔尼(Kearney)《全球城市报告》的全球城市综合排名中位列第52位,相较于2019年上升19位,与费城、奥斯陆、吉隆坡等城市处于同一水平,领先深圳(第68位)。

图12:2019—2024年广州全球城市综合排名

(来源:科尔尼(Kearney)《全球城市报告》)

  2025年广州在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排名超越东京位居全球第12位,自2014年指数发布以来排名呈现上升趋势,世界排名上升了14位,国内排名从全国第7上升至全国第4,先后超越深圳、天津、青岛。

图13:国内主要城市在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中的排名变化

(来源:作者自绘)

  特点2:实力圈粉国内外城市

  根据谷歌搜索指数和百度搜索指数,2024年广州国外关注度与杭州相当,仅次于北京、上海、深圳;国内关注度高于深圳、杭州等城市,仅次于上海、北京。

图14:2024年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谷歌搜索指数

(来源:作者自绘)

  从关注来源地来看,2024年全球最关注广州的国家依次为巴拿马、马来西亚、新西兰、新加坡、沙特阿拉伯,其中巴拿马对广州的关注度超过其他几个国内主要城市;国内最关注广州的城市依次为深圳、北京、上海三大一线城市。

图15:2024年广州谷歌搜索主要来源国家

(来源:作者自绘)


图16:2024年广州、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百度搜索地域分布指数

(来源:作者自绘)

  从关注领域来看,2024年广州的新业态、全面深化改革、城市更新等重大战略与政策最受关注,无人机、飞行汽车、低空经济等广州特色新业态,以及广州作为超大城市在城市治理、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成效,也成为广州的特色标签。

图17:2024年广州CNKI报刊媒体关键词情况

(来源:作者自绘)

  (二)新机遇新使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广州实践的新篇章

  关键词1:新兴产业发展提速

  2024年,围绕“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广州不仅有规模门类“大而全”的底气,更写就不少“新且优”的精彩。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17.6%,国内首条12英寸智能传感器晶圆制造产线投产,集成电路晶圆、模拟芯片、服务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68.9%、23.7%和22%,无人机、液晶显示屏分别增长2.9倍、2.3倍。全球首个、世界最大的飞行汽车工厂小鹏汇天智造基地正式投建,文远知行和小马智行上市、分别成为全球通用自动驾驶和Robotaxi第一股。

图18:增芯科技12英寸晶圆制造产线投产

(来源:增芯科技)

图19:文远小巴在广州BRT天河段便民线运营

(来源:广州天河发布《夜间运营!广州BRT天河段自动驾驶便民线开通》)

  关键词2:海洋强市地位稳固

  广州港多年以来始终是全国内贸集装箱第一大港。2024年,广州港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分别排名全球第5、第6,开通的284条集装箱班轮航线织就全球海运网络,联通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覆盖400多个港口,国际友好港数量达到60个。当前,广州港南沙港区五期工程加快推进,建成后集装箱年通过能力将突破3000万标准箱,居全球单一港区前三。

图20:广州港南沙港区

(来源:广州日报《广州,向海正当时!》)

  关键词3:航空枢纽提质升级

  2025年以来,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跑出“加速度”,重要节点不断突破,施工建设如火如荼。工程投入使用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将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单体机场,实现5条跑道、2个航站区的规划格局,满足终端旅客吞吐能力1.4亿人次、货邮吞吐能力600万吨以上容量需求,支撑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建成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

图21:广州白云国际机场T3航站楼屋面俯瞰效果图

(来源:中国广州发布《今年启用,广州新航站楼最新进展!》)

  关键词4:国际物流高效联通

  2024年10月,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获批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将打造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综合交通枢纽、湾区货运核心引擎、广州供应链服务产业创新基地。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将承担国际班列集结中心示范工程、科技创新和生产制造业供应链组织中心等多重角色,推动“通道+枢纽+产业”联动发展,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图22:广州东部公铁联运枢纽效果图

(来源:中国广州发布《大湾区规模最大!广州这个国家级枢纽崛起!》)

  关键词5:文化名城赓续千年

  广州推动城市焕新发展,持续提升文化平台影响力,2024年广州文交会促成签约项目250余项,承办2024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组织22家广州企业在大会上进行投融资对接,达成意向合作及投资签约金额超18亿元。同时,广州持续推进文化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建设文化基础设施,优化文化服务和产品供给,2024年推进广州博物馆新馆、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新馆建设,支持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顺利开放,打造出广州人民艺术中心、岭南书院·隔山书院等城市文化新地标。

图23:白鹅潭大湾区艺术中心

(来源:广州市荔湾区人民政府官网)

  关键词6:绿色发展成果彰显

  2024年5月,广州正式受邀加入由世界银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宜可城ICLEI、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C40城市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共同发起的“自然城市计划”,并获得全球首批“灯塔城市”称号,该称号由“自然城市计划”授予在绿色发展实践中具备全球引领能力的城市。“自然城市计划”高度认可广州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生态城市建设方面的示范经验,认为广州的加入有利于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帮助全球其他城市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图24:广州代表团在“自然城市计划”专家研讨会上作会议主题报告

(来源:PG电子《广州入选全球自然城市计划“灯塔城市”,番禺绿色基础设施案例获得世界点赞》)

  三、广州“向未来”

  亲爱的市民朋友们:

  广州是一座活力满满的城市,未来的广州是什么模样?您的生活体验将是这座城市最珍贵的“体检报告”!当前,PG电子正开展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动态跟踪研究,诚邀您参与本次问卷调查,了解您对这座城市最真实的感受和最美好的期待,让我们共同为“最美羊城”建设添砖加瓦!感谢您的支持和配合!

问卷星二维码1819.jpg

IM体育 威尼斯人博彩 DB真人 十大正规赌博平台大全 永利体育 体育博彩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