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衔浅夏,山水之约。
5月19日至21日,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州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指导下,由PG电子主办的“粤美乡村” 风貌设计作品征集活动(广州)(以下简称“活动”)评审会在广州市规划展览中心举行。近100家国内外设计机构、高校、团体,逾3000名设计师历时6个月,聚焦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的产业小镇、村落民居、公路游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5种类型16个可实施设计选点,贡献了一个个充满青春活力的创意“金点子”。评选最终得出奖项75个,以设计之力激活乡村潜能,推动“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多元融合+求实创新,呈现精品佳作
作为广东省第二届“粤美乡村”风貌设计大赛“重点区域赛”之一,本次活动以“实用、管用、好用”为导向,构建“需求端出题、设计师答卷、多主体阅卷、作品平台长期服务”的创新链条,广泛发动规划设计单位、高校师生、个人参赛。前期通过系列实地踏勘、“公路游径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共建・青春赋能”乡建课堂等活动,组织参赛设计师深入乡村开展田野调查,挖掘岭南乡村自然禀赋和乡土风情,广泛收集属地街镇、业主、村民需求,助推参赛作品更贴合乡村实际,实现“在地性”与“创新性”的深度融合,以创新思维激发传统空间。参赛队伍有来自广州、上海、深圳、香港等地的设计机构,也有香港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等高校团队,作品精彩纷呈。从石屋古祠的微创修复到骑行驿站的业态复合,从竹林步道的生态织网到数字社区的场景重构,每份浸润着乡村泥土气息的创意作品,将让乡村振兴成为触手可碰的生活图景。
专家领衔+基层护航,赋能跨界评审
为保障评选结果的专业性、科学性与落地性,评审会分5场举行,每场评审会的评审成员不仅涵盖规划、建筑、景观、文保、旅游、艺术等领域的知名专家、高校学者,同时还有推动项目实施的政府部门代表、属地镇村干部、业主代表。此次采用的协同评审机制,将行业权威的“专业研判”+基层视角的“在地智囊”深度融合,一方面,专家从学科前沿和行业标准出发,确保方案的技术规范与创新价值;另一方面,属地镇村干部从实际使用需求、文化适配性和运维成本等维度,为方案优化提供本土化视角。这种复合联动的评审模式,保障最终评选出的获奖作品既能体现专业高度,又能切实回应乡村发展的多元诉求。
图纸创意+落地生长,共塑乡村未来
本次评审评价标准从践行“两山”理念、体现岭南特色、资源协调整合、实施可行性、创新性与前瞻性等方面出发,旨在评选出兼具时代创新性与落地实操性的乡村建设解决方案,为岭南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实践样本。
评审结束后,专家们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各个参赛作品已不仅是设计方案,而更像是在寻找乡村与时代的共振频率 —— 从祠堂的青砖缝里长出共享咖啡书屋,在公园的老樟树下搭起骑行补给站,这些‘刚刚好’的设计,正是传统乡村走向未来的最佳注脚”。
让乡村成为青年设计师成长的沃土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广东省国土空间协会会长马向明表示,乡村振兴为青年设计师提供了广阔的才华施展舞台,岭南乡村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青年设计师既能从中汲取传统建筑的智慧,深刻理解人与土地的内在联结,又能将所学知识充分运用于乡村建设实践,这里无疑是滋养设计人才成长的沃土。希望广大青年设计师,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中,以匠心为笔、以实践为墨,在祖国的大地上写下自己的精彩设计篇章。
用心用情读懂美丽乡村
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原院长,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总设计师曹雪认为,设计师想要设计出一些伟大的作品,需要从身边的土地开始,用他们的双脚去丈量每一寸土地,用他们的双眼去读懂我们身边的美丽乡村。希望年轻设计师们能更多的回到乡村中去,通过专业设计力量,为社会服务,为人民美好生活创造更多新的可能。
小地块也应有大考量
华阳国际设计集团总规划师温春阳在评审时提出,公共空间类的选点地块虽小,但涉及社会、经济、环境等多元要素,需兼具景观性和实用性,同时要满足村民和游客的需求,要做好属实不易。好的乡村设计,不仅是简单的图面表达,还需要设计团队带有极大的感情,融入地方生活,让作品体现出乡土性和情感性。它不仅在成果表达上要能够清晰地展示自己的设计思路和设计理念,也要与在地风貌和文化有效融合。
设计赋能乡村全面提升
广东省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集团联席总裁庄葵认为本次活动非常有意义,让大众关注乡村地区发展的同时,也通过专业的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们积极参与带动乡村环境提升、产业空间优化。活动的作品整体质量很高,类型丰富、视角多元,还能从运营角度考虑乡村发展,运用设计视角,通过空间塑造,将乡村的本底结合起来,创造更好更有趣的粤美乡村。
设计让历史走向未来
广东省古迹保护协会理事长、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曹劲提出,这次的选题很丰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吕田镇狮象岩遗址公园的设计。这是考古发现的新石器时期的重要遗址,项目还充分利用了现状废弃的小学,旨在从历史、乡野中寻找设计灵感,让我们神秘的考古成果通过在地向居民开放的重要场所展现给公众,题目出得非常好,现场展示的作品也非常优秀,期待在未来能创造出更多地与土地、历史相关的设计作品。
乡村叙事进入可持续运营新篇
羊城设计联盟会长、GVL怡境国际集团董事长彭涛认为,这次的设计活动不乏有经验的设计机构和个人参加,作品也不单纯是思考规划和设计,还加入了“运营”的思维,涵盖了项目的定位、未来的发展、可持续运营的方向等。乡村振兴需要优秀的设计机构和个人的共同参与,从规划、建筑、室内设计、标识系统、IP打造等方面共同提升乡村风貌的设计感和品质感。
设计唤醒乡村蓬勃生机
从化区良口镇溪头村党总支第一书记洪学智认真阅览了现场作品,认为本次大赛中众多设计作品展现出对镇村发展的思考颇具前瞻性与潮流性,专业团队和院校学生的设计理念为乡村未来发展方向打开了全新视野、提供了创新思路,注入了生机活力,也为乡村文旅业提供灵感和支持,为农产品产业发展给予指引和示范。期待未来有更多优秀的设计作品在乡村的土地上落地生根,优化提升岭南乡村景观风貌,助推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高质量发展。
本次评审共产生产业小镇、村落民居、公路游径、公共空间、公共设施5类共75份优秀作品,活动后续将搭建作品交易平台,让优秀设计长期服务乡村,为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的规划建设注入新的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