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信宜玉都新区效果示意图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壮大县域富民产业,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发展县域经济的强调更加凸显,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是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格局、畅通经济循环发展格局的重要载体。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县域经济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早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总书记就强调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因地制宜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这是“十五五”时期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市城规公司近年承担了一系列“百千万工程”粤美县城重点工作,规划师们身体力行,常年奔走在粤北、粤西的县市一线调研,不辞劳苦的用双脚丈量着南粤县市广袤的土地,用规划描画县域美好的未来,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信宜市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例子,2022年信宜市委托市城规公司重点项目所高标准、高起点编制了粤西地区首个县城城市设计《信宜市玉都新区城市设计》(下简称“城市设计”),锚定信宜玉都新区未来发展新格局。在城市设计引领下,信宜市近年来经济发展、城市面貌提升、常住人口数量增长取得了显著成效。
信宜市位于广东粤西,毗邻广西,是国内最大的三华李产区,享誉海外,信宜古称信义又称窦州,始建于公元621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脉,是信宜县城的发祥地。玉都新区位于信宜市中心城区东部,面积约18平方公里。城市设计贯彻落实省委书记黄坤明到信宜开展“百千万工程”专题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围绕“青山在城、绿美水廊、现代活力、人间烟火”四大发展定位,瞄准提升信宜城市能级、塑造信宜城市特色、吸引人才回乡创业三大目标,实现山-城、新-旧、产-城、站-城融合等四大融合。城市设计最终通过信宜市人大常委会审议,成为玉都新区开发建设严格遵循执行的法定约束性规划准则,主要有以下亮点。
一、设计重现城市山水格局,打造蓝绿生态空间
城市设计贯彻落实“两山”理念,在县城中重现山水格局,力图凸显粤西山城“依山傍水、山城相融”特色。
1、延续云开、云雾两大山脉格局
城市设计顺应云开、云雾山脉走向,维系山江城一体的宏观格局,最大限度保留玉都新区的山水资源禀赋,建设四大主题15处公园,营造“山水田园城”多样景观,营造眺望体系,控制笔架山-玉都山-城西山脉-市民体育运动中心的视线眺望廊道,设立信宜最美观景台,实现500米见林,90%地块可游山亲水,增加公园科普教育功能,建设笔架山植物园教学实践基地。市城规公司承担了规划设计、工程咨询工作,目前,书香公园、笔架山公园、山水公园、中央公园已建成并对外开放。
2、恢复城区江-涌-湖水文体系
城市设计全面考虑城市水安全格局,营造休闲与防洪排涝于一体的蓝绿廊道,构建韧性海绵城市。系统梳理现状水文格局,重新恢复原有的水系廊道,构建了以鉴江为主,连通竹山涌、平湖涌、塘面涌等六大支涌、茂坡湖、育荫湖、塘面湖等五大湖泊的“一江六湖五涌”绿美水廊体系。现已全面启动玉都新区绿美水廊建设工程,对竹山涌、平湖涌水质进行治理,美化驳岸,打造连贯休闲步道。含章涌沿岸打造商业水街节点,勒勾湖、大磨涌则维持田园水系风貌,增加观景平台、草坪广场等。市城规公司参与的信宜市红星国际广场等地块方案的设计,还承担了海绵城市规划设计、工程咨询工作,目前塘面湖、石头坪湖、育荫湖、塘面涌、茂坡湖、含章涌、勒勾湖等已建成。
3、严格管控鉴江沿岸建设
城市设计加强对信宜的母亲河--鉴江两岸开发建设的管控,充分发挥河涌水系的综合效益,营建韧性安全,开放休闲的滨水空间,对鉴江14公里城区段划定河涌水系管控范围线,分为北、中、南三段。
中段为旧城老旧住宅集中建成区,重点管控鉴江临水侧道路红线算起26米以内区域,同时在管控范围外增加3.5米首层建筑管控,为市民提供更多的骑楼空间或步行空间。
图2 信宜中央文化轴(效果图)
图3 信宜玉都新区建设目标愿景示意图
北段和南段建成度较低,以村居为主,在管控鉴江临水侧道路红线算起26米以内区域外,同时在管控范围外增加25米绿带管控,为市民提供更多的郊野滨江绿地。
二、强化公共服务供给,增进县城民生福祉
1、补齐教育医疗等高标准设施短板
市城规公司在城市设计中全面梳理县城现有公共服务设施,补齐服务短板。新增重大公共服务设施9处,包括信宜市文化综合体(含科学馆、规划展览馆)、信宜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市中医院、市民体育运动中心各1处,高质量教育用地3处,进一步提升了县城公共服务水平。目前,华师大砺儒高级中学、华师大附属信宜学校、广外附属信宜学校等三所高质量中小学以及中大附属第六医院粤西医院、市民体育公园均已建成并投入使用。
2、改善县城消费环境,提升人间烟火气息
城市设计力图构建高品质的商业空间体系,在商业空间结构、形态塑造方面,结合北部山水居、中部现代城、南部活力湾三大片区,构建含章桥畔滨江水街等主题商业街、街角商业广场、背巷空间等组成的路、街、巷商业网络及新型城市综合体。沿街商业的道路尺度控制在15-24m以内,鼓励首层采用新式骑楼形制,烘托商业氛围,激发城市动力与活力。
三、拉开县城道路骨架,搭建百里漫行系统
1、提升城区道路服务水平
城市设计重点围绕解决县城过境交通与内部交通混杂、道路不畅等问题,在县城外围以玉都新区东侧信义大道和老城区西侧的窦州大道串联形成信宜县城的外环线,拉开城市发展框架,避免过境公路对县城的割裂。在内部重点建设育才大道、南玉大道等三条贯通南北的主干道,以及红旗东路、梅岗大道等六条东西向通江的主干道,奠定玉都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骨架。
图4 信宜市山水公园(效果图)
图5信宜市山水公园(已建成,照片来源:信宜发布公众号)
目前信义大道、南玉大道、梅岗大道、站前大道、书香一路、砺儒大道、南玉大道等七条主干道已建成,红旗东路、书香二路正在动工。
2、打造连接山、水和道路的慢行网络
在慢行系统方面,城市设计结合道路、滨水、山体特征,构建了三类漫行绿道,集生态、运动、休闲、科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结合锦江画廊碧道、鉴江,形成全覆盖、连通山、水路的慢行网络。目前书香公园、笔架山公园、山水公园、中央公园等的漫行绿道公园项目已建设并对公众开放。
四、管控县城城市风貌,彰显粤西山城特色
1、构建彰显山城特色的城市设计管控体系
城市设计对玉都新区实行“整体城市设计管控-分区建筑风貌引导”两个层次的管控体系。整体城市设计管控重点保护山水城市空间格局,构建城市与自然的共融,控制山水连贯的公共空间、高低错落有致的天际线、视线通透的景观廊道、山边水边干道边的城市界面,加强门户节点与眺望系统空间营造,以及街道和公园绿化指引。分区建筑风貌引导重点强化城市活力、提升城市魅力、塑造城市风貌特色。
2、建立城市设计传导实施管理制度。
信宜市建立了城市设计“编制-引导-审查”的全流程实施机制。地块开发前,提供精细化的城市设计管控条件指导建设,建立修规方案审查制度,确保城市设计传导落实。
图6 信宜中央公园(效果图)
图7 信宜中央公园(已建成,照片来源:信宜发布公众号)
图8 信宜体育公园(效果图)
图9 信宜体育公园(已建成,照片来源:信宜发布公众号)
信宜市中心区县域经济发展的显著提升,城市面貌的华丽转变,每一点一滴的进步,都令奋斗在“百千万工程”粤美县城规划一线的地区规划师们,感到无比欣喜和宽慰。下一步他们将继续投入到信宜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镇——钱排镇的规划设计工作中去,未来的步伐也将更加坚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