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至,热浪灼城。当多数人躲避烈日时,有这样一群身影,他们无惧“烤”验,活跃在滚烫的工地楼顶、纵横交错的城中村小巷、庄严肃穆的历史遗迹前。烈日是他们工作的背景板,汗水是他们无声的勋章,精密仪器是他们忠实的伙伴。他们是测绘人——城市建设的“先行者”,产权权益的“守护者”,历史文脉的“记录者”。
一、 建筑工地:钢筋丛林里的毫米坚守
上午9点,广州海珠区某工地,气温直逼40℃。测绘工程师陈工正和搭档,扛着RTK仪器和三脚架,一步步攀上毫无遮蔽的屋顶天面。他们的工装,早已被汗水反复浸透又晒干,留下一圈圈白色的盐渍。安全帽、厚实的反光背心、结实的厚底工作鞋——这身“标配”在烈日下如同一个移动的小蒸笼,闷得让人喘不过气。
但陈工的心思全在手头这些“宝贝疙瘩”——全站仪和GPS接收机上。“这些仪器比人‘娇贵’!”他边用湿透的毛巾擦着不断滚落的汗珠边说。高温是仪器的大敌:精度可能漂移,电池耗电飞快,强烈的阳光让仪器屏幕严重反光,数据难以辨认。为了保护好这些“吃饭的家伙”,陈工格外小心。他熟练地支起遮阳伞,用拧得半干的湿毛巾轻轻擦拭滚烫的机身降温,并不时调整位置,让仪器避开直射的阳光。他的眼神锐利而专注,始终在仪器屏幕和远处的测量点之间来回切换,手上的操作一丝不苟,每一个按键、每一次对焦都力求精准。“干这行,就得有这份责任心,热一点不算啥。”
二十年如一日,陈工用脚步丈量过广州的大街小巷,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烤”验。他脚下这片滚烫的楼板,汗滴砸出的每一组精确坐标,都可能是未来智慧城市生长的“细胞核”,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高质量发展默默铺就至关重要的“数字底图”。
二、 越秀沙涌南:高温“巷战”里的精准丈量
清晨7点,越秀区沙涌南的巷弄尚未完全苏醒,空气已带着黏稠闷热。房产测绘员李工背着沉重的全站仪箱,身影准时没入这片正在进行城市更新数据摸查的城中村深处。这已经是他顶着酷暑,连续奋战在一线的第50天。
李工的一天被拉得格外漫长。从早上7点踏入迂回曲折的巷道开始,直到晚上9点才能短暂收工。白天的任务是“巷战”——在布局复杂、宽度有限的巷子里穿梭、架设仪器、测量记录。广州夏日的城中村,两侧房屋遮挡了风,阳光直射处热浪扑面。高温下的作业环境考验着体力,安全帽下,汗水顺着他的鬓角、脸颊不停地流淌,湿透的工装紧紧贴在皮肤上,每一次移动都带着粘滞感。
“白天是‘巷战’,晚上是‘图战’。”李工这样简单概括。结束白天的外业,匆忙扒几口猪脚饭,他便立刻投入内业——在临时办公室的电脑前整理数据、绘制房产图纸。每一组测量数据、每一个坐标点、图纸上的每一条线,都必须精确无误。“数据就是人民的财产,关系到后续的产权确认和补偿安置,容不得丝毫差错。”他深知自己笔下线条的重量。
这一毫一厘的坚守,丈量的是房屋的方寸,守护的是千家万户的切身权益,铺垫的是一座千年商都迈向新生的坚实路基。高温下的“巷战”还在继续,只为那份不容有失的托付——用精准数据,守护城市更新的温度与公平。
三、 烈士陵园:“黑科技”赋能下的红色守护
清晨,广州起义烈士陵园,第一缕阳光洒向肃穆的纪念碑。测量员杨工已忙碌起来,他熟练架设三脚架,启动无人机。旋翼的嗡鸣打破了陵园宁静,也开启了为革命纪念设施进行“数字画像”的新一天。
“守护好这些烈士设施,完成产权登记,是我们的责任。” 杨工紧盯着无人机传回的高清影像介绍。不同于传统依赖皮尺、全站仪甚至需搭脚手架攀爬的方式,此次运用了“测绘黑科技”——无人机倾斜摄影与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无人机如“空中之眼”进行多角度拍摄,激光扫描仪在地面“凝视”,发射激光点精准捕捉每一处细节。两者协同,实现了毫米级精度的全方位、无接触测量,快速生成包含位置、尺寸、纹理等海量信息的三维模型。
“新技术帮了大忙!” 杨工感慨。过去用传统方式测量这类珍贵文物,效率低、风险高,还可能干扰本体。如今科技手段显著减少人工干预,提升了效率与安全。这些翔实数据,为后续的科学保护修缮、产权确权及永久数字化存档,提供了坚实依据。
尽管科技日新月异,杨工心中对历史的敬畏与守护之责如初。操作无人机与激光扫描仪进行毫米级测量时,他一丝不苟。屏幕上,点云清晰呈现纪念碑的斑驳弹痕与遒劲碑文,他目光专注而虔诚。“新技术是工具,”他说,“但守护先烈遗产的初心,才是根基。”炽热阳光下,精密仪器“注视”着纪念碑,跳动的数据点悄然汇聚,为这座英雄丰碑铸就精准的“数字丰碑”。
科技的力量让测量更精准、红色保护更高效,而测绘人心中那份对历史的无限敬畏与守护的执着信念,则如同丰碑本身,历久弥坚,永不褪色。他们以科技为笔,以初心为墨,在新时代的画卷上,继续书写着对革命先烈最深沉的告慰与永恒的传承。
正是这些在热浪中坚守的身影,他们以汗水“测绘”城市经纬,用脚步丈量工程分毫。他们用手中的仪器绘就蓝图,晒黑的皮肤刻满担当。技术的进步终将改善环境,但测绘人精益求精、不畏艰辛的精神永是行业瑰宝。这份测绘精神,是对“精准”毫厘必争的执着,是对“责任”重于泰山的担当,是在科技浪潮中守护城市基石、人民利益与历史文脉的赤诚初心。他们是城市运转的“隐形脊梁”,以非凡匠心丈量“中国精度”、传递“中国温度”,是奋进中国坚实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