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本级土地储备开发工作智慧化程度迎来新升级,广州市土地开发中心(以下简称“市土发中心”)研发建设的土地储备业务管理系统迭代完善运行,实现土储业务从“人管人”向“系统管人”的转变,为土地储备工作装上了“电子眼”,筑起了坚固的廉政风险“防火墙”。
聚焦痛点,数字化破解土储廉政监管难题
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经济职能部门,市土发中心承担着市本级土地储备开发的重任。然而,土地储备开发工作投资金额大、环节多、链条长,如何有效防控风险、确保国有资产安全,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市土地开发中心创新思路,贯彻“制度准绳+业务需求”理念,量身定制集“业务全覆盖、图文一体化、数据互联通、高效协同办、流程规范化”于一体的智慧管理系统,业务范畴涵盖项目立项、投资计划管理、合同管理、储备计划管理、储备地块管理、出让管理等11个功能模块,内嵌30余条管控规则,既横向覆盖了各储备业务类型,又纵向贯穿了业务全流程,通过业务审批线上办、数据实时回流、关键节点留痕、地块全周期跟踪、图文一体化等,实现业务办理阳光透明和廉政风险智能预警。
四大创新,构建全方位智能防控体系
一是流程规范“零缺漏”。系统实现重点业务流程的规范化办理,对各类业务流程实现标准化审批,明确规定业务办理的必填事项、必备材料、流转规则、权限分级,让要素填报一项不能“缺”、业务环节一个不能“省”,材料要件一件不能“漏”,业务全过程做到审批公开、数据可溯,全面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业务系统审批界面
二是信息追溯“全链条”。系统以项目为管理单元,将立项项目作为业务全链条关联点,将项目涉及的合同签订、土地储备、资金投向等各环节串联成完整准确的土地全周期管理信息链,每笔资金都能追溯到具体项目和合同,每块土地都有完整的“身份档案”,大力保障资金利用安全。
业务系统地块管理界面
三是数据校验“自动化”。系统秉持“数据同源、信息共享”的设计理念,自动检测各业务之间数据的相关性、一致性,通过对不同类型业务数据以及业务数据与图形数据的相互印证、一一对比,实现业务节点环环相扣,织成密网,形成有效的监督制约体系。一旦出现填报错误、业务操作不规范,系统将立即提醒预警,从源头上确保数据真实、客观、准确。
四是审批管理“可视化”。系统创新“带图审批”模式,将业务数据与空间图形深度融合,让业务案件精准落图,更加直观立体展示空间信息。审批人员可以直观看到地块的具体位置、周边环境和规划情况,让每一寸土地都在阳光下运行,坚决杜绝土地失管失控的廉政风险。
业务系统土地一张图界面
下一步,市土发中心将以“知识赋能+技术护航”为双轮驱动,引入“AI+合同智审”大模型应用场景,生成合同智能审核助手,对收储合同进行自主学习、主动研判,做到实时预警、智能审核,进一步提升廉政风险防控的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