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担心地图审核耽误参展进度,现在提前在线上提交,很快就能收到专业指导,太省心了!”一位连续多年参加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下称广交会)的企业负责人点赞道。这份便利,源于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创新的“监管+服务”模式——将服务前置、监管融入,全流程无缝衔接,为重大活动、重要展会筑起的地图安全防线。
作为全国外贸“晴雨表”,广交会每年吸引数十万参展商与采购商,地图使用涉及展样品、宣传册、产品册、广告展板、宣传视频等多种形式,应用场景多、出现频次高,且对合规性有严格要求。面对这一挑战,自第136届广交会开始,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主动作为,会同省自然资源厅主动对接中国对外贸易中心,总结往届经验,结合展会需求,提前介入、周密部署,拟制详细检查方案,率先搭建“省、市、区”三级联动监管机制:省厅统筹指导,明确标准与重点;市局牵头组织,成立专项工作专班;区分局落实属地责任,提供现场支持;三级部门协同开展联合现场巡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协同工作格局。
图1:广交会省、市、区联合检查组现场巡查
在此基础上,省市两级技术单位进一步将“监管”与“服务”深度融合,通过“线上+线下”“事前+事中”“核查+服务”的“一站式”工作法,构建全流程全方位保障模式。展前,联合发布《广交会涉地图展示信息内容表达温馨提示》,同步开通线上预审“绿色通道”,企业无需线下跑办,仅需线上提交电子版地图,短时间内就能收到专业反馈与合规建议,从源头规避地图内容表示不规范的问题;展中,在展馆核心区域设立“地图核查服务点”,省、市技术人员驻场办公,既能快速响应企业临时用图审核需求,也能通过动态巡查排查展区内的“问题地图”,做到“即查即改、当场解决”;展后,对发现的问题分类建立台账,联合展会主办方督促企业完成整改,形成“技术支撑—问题发现—整改落实”的闭环管理。
图2:市自然资源测绘中心驻点提供现场核查服务
主管部门从以往被动等待地图审查申请,转变为主动靠前提供全程服务;参展企业从线下展期被动接受检查、整改难度大,升级为在宣传品设计、布展等全流程中,可随时获取专业指导支持。这种“无感监管+有感服务”的模式,既守住了国家版图安全的底线,又最大限度降低了对展会秩序的影响。这一成效不仅获得了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的书面感谢,也受到了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的肯定——认为该模式“识别判定能力强”“行动有力效果显著”“管理方法可持续发展”。
图3:相关通知文件
下一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将在省自然资源厅指导下,继续深化“监管+服务”创新:一方面推动AI智能审核、大数据动态监测等技术落地,进一步提升地图审核效率;另一方面将“广交会经验”复制到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残特奥会等重大活动中,以更精准的监管、更优质的服务,守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为优化营商环境持续贡献自然资源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