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花都区赤坭镇蓝田紫林·童心小镇项目刷新广州市点状供地用地报批速度后,近日,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乡村振兴农耕基地项目再次顺利以“点状供地”方式完成用地供应,这是PG电子花都区分局(以下简称“花都区分局”)积极践行精致规划理念,以高质高效审批服务加速推动乡村振兴项目落地,助力花都区“百千万工程”高质量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
炭步镇塱头村是入选“百千万工程”首批选树培育名单的典型村,在乡村振兴发展的战略背景下,塱头村以其独特的区位优势和600余年古村落文化积淀,成为花都深入实施广州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重要的一环。花都区炭步镇塱头村乡村振兴农耕基地项目是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塱头村为基底,以建设现代化新型生态娱乐度假区为目标,打造的集研学居住、共享学习、创意课室、田野驻地展示、农事农艺及耕作体验等复合型功能为一体的复合研学基地。项目总占地面积约9515平方米,总建设面积约5100平方米,计划总投资3000万元,由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塱头经济联合社实施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将有效激活古村资源,构建“文化传承+生态农业+研学旅游”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塱头村风貌
功能布局图
以“小切口”破解“大难题”,精准配置资源
在PG游戏试玩的指导和支持下,花都区分局全程跟进项目规划选址与审批,通过编制《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塱头村保护规划》和村庄规划深化方案,统筹布局农业、生态及建设空间,优化建设用地集中连片开发。结合项目用地属性,选择采用“点状供地”土地供应方式,针对文化用地与体育用地的复合需求,以“点”带面精准匹配用地属性,引导村集体以公益性投入探索可持续模式,破解用地难题。同时,结合古村活化需求,指导盘活闲置宅基地用于民宿配套,激活闲置资源。
变“串联推进”为“并联推进”,推动审批提速
在农耕基地项目的用地手续办理历程中,花都区分局将“规划-审批-供地”全链条服务进行细化和追踪,精准优化流程,协调推进审批,通过系统性计划实施,形成“指标保障-精准供地-高效审批-协同落地”的完整闭环。结合项目实际,该局勇于创新,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将本应串联推进的业务流程优化为并联推进,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一是规划与组卷同步启动。在项目前期,针对选址地块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村庄规划等情况,协调同步启动用地用海、村庄规划调整、用地报批组卷前置审查工作。待两规获批后,立即上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审批农转用方案。二是批后实施与供地程序并联推进。在完成批后实施后,同步启动耕地占用税缴纳、办理规划条件、前置编制点状供地方案。在完成税费缴纳和取得规划条件后,立即上报区政府审批点状供地方案,同步入件办理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大大节省项目落地时间。同时优化“房地一体”确权登记程序,集中为31户宅基地办理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大幅提升审批效率。
项目效果图(鸟瞰图)
变“坐等审批”为“主动服务”,优化服务质量
在项目前期,花都区分局主动作为,针对选址地块不符合国土空间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及村庄规划等情况,协同技术单位前置技术处置,确保各环节推进工作无缝衔接,协调同步启动用地用海、村庄规划调整、用地报批组卷前置审查工作,前置编制点状供地方案,有效避免出现系统误差及流程返工,大大减少了用地单位因流程不熟悉或流程返工而产生的办事成本和时间成本。在推进项目过程中,属地炭步镇政府主动协助用地单位申报重点项目、申请乡村振兴项目证明、对接村社及用地单位高效完成材料签盖,主动与各职能部门沟通协调解决问题,以保姆式服务为项目保驾护航,确保项目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变“单打独斗”为“多方合力”,夯实要素保障
通过“政企村”协同开发模式,采用点状供地等创新土地供给方式,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属地镇街、用地单位和设计单位多方紧密协作,全面梳理项目周期内的所有流程、重要专项及关键时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倒排时间工作计划,有效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的项目用地、审批和供应等各类复杂难题,为塱头村打造“文化+农业+旅游”复合型标杆项目提供了核心自然资源要素保障。
项目效果图
下一步,PG电子官网将继续指导花都区分局立足花都实际,继续用活用好各类政策,全力探索“点状供地”等土地供应方式,着力破解乡村发展中的用地瓶颈,进一步激活乡村土地要素潜能,为乡村振兴筑牢根基,全力推动花都区“百千万工程”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