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戟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农村公路升级改造 打造广州千里乡村风景道的建议》(第20242147号)收悉。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持续发力久久为功,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农村公路作为直接服务农村、造福农民的基础设施,是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主要通道。自2023年2月开始,市人大预算工委、各位代表成立工作组,围绕农村公路建设进行长达半年专题调研,行程逾2000公里,实地走访全市7个涉农区、20余个重点街镇和近100个村落,提出打造广州千里乡村风景道的构想,并形成重点建议。该项建议既是我市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的强有力抓手,也是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对推动我市乡村振兴战略、“百千万工程”、绿美广州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为推进重点建议办理,市政府、市人大高度重视、专门部署,由我局作为牵头办理部门,会同市发展改革委、财政局、交通运输局、水务局、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旅游局、林业和园林局、住房城乡建设局,海珠区政府、荔湾区政府、白云区政府、黄埔区政府、花都区政府、番禺区政府、南沙区政府、从化区政府、增城区政府共同推进相关工作。各部门积极响应,推动重点建议办理取得良好成效。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制定工作方案,高位推动建议办理
收到任务后,我局立即组织局内外相关部门碰头研究,对接协商办理思路。根据办理要求,我局牵头起草重点建议办理的市层面工作方案。分别于2024年3月29日、4月9日先后两次征求各位代表、市人大预算委、各会办部门意见。2024年4月26日,市政府审定通过市层面工作方案,随后我局将工作方案发至相关部门推进实施。市层面工作方案成立了由陈杰常务副市长为组长,我局邓毛颖局长为副组长,市交通运输局、农业农村局等各承办部门单位分管领导为组员的工作协调小组,提出科学制定规划方案和技术指引,打造精品线路,形成示范工程,串珠成链,深度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等重点任务,并明确职责分工、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工作方案明确,2024年的主要任务是编制广州乡村风景道专项总体规划、广州乡村风景道建设技术指引、农村公路绿化指引,以及打造一批示范工程。
在市层面工作方案基础上,我局制定印发局内部工作方案,将重点建议办理工作任务细化为29项清单任务,明确各项任务局内牵头部门和完成时间。我局邓毛颖局长亲自做工作部署,从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加强统筹、定期通报,检查成效、总结经验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
二、深入乡村田野,全面开展调查研究
为抓好各项任务落实,2024年5月至6月,我局会同市交通运输局、林业和园林局、水务局等部门赴番禺、南沙、黄埔、增城、白云、花都、从化7个涉农区进行实地调研和座谈交流,收集第一手资料。调研组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踏勘农村公路建设、维护、黑点等情况,掌握农村公路沿线美丽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等开发利用情况。开展10余场座谈会,与各区规划和自然资源、交通运输、文化广电旅游、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面对面交流,倾听各区意愿和呼声,确保掌握情况真实、反映问题准确。
经我局精心筹备和组织,2024年6月19日,陈杰常务副市长带队前往黄埔区迳下村、莲塘村、东方村调研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和沿线项目建设情况并召开座谈会,市人大预算委、市政府办公厅和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农业农村局、黄埔区政府等部门单位参加,我局向市人大及市政府汇报重点建议办理情况。陈杰常务副市长提出,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推进农村公路升级改造,打造千里乡村风景道的重要性;要突出工作重点,高质量完成广州乡村风景道规划建设任务;要形成工作合力,着力解决乡村风景道建设重点难点问题。
通过前期调查研究和收集资料,广州拥有重要乡村资源点1000多处。得益于发达的市域高快速路网,基本实现高速出入口对乡村资源点15分钟全覆盖,带动乡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广州现状已建成多条美丽乡村路,比如增城高岳公路、从化105国道、花都古树大道等,成为游客休闲出游的“人气之路”。
但是,对照习近平总书记“四好农村路”重要指示,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全市存在203公里次差路段和危破桥梁,集中分布在花都、白云及增城南部;二是农村公路断头路18处,主要分布在从化、增城北部等地;三是农村公路事故黑点35处,集中发生在村口、临崖等路段;四是乡村资源如满盘珍珠,但还没有形成一条串联起来的项链;五是农村公路沿线风景欠佳,景观环境打造不足。
三、坚持规划引领,编制专项总体规划和技术指引
根据工作方案安排,我局组织编制并印发《广州乡村风景道专项总体规划和建设技术指引》,市林业和园林局印发实施《广州市农村公路绿化技术指引》。
广州乡村风景道专项总体规划方面,遵循“顺瓜结藤,借景布线”理念,规划构建全长2500公里的乡村风景道网络,串联全市犹如满盘珍珠的美丽乡村、农业产业园、历史文化遗存及生态景观等乡村资源点,形成体现城乡之美、生态之美的“广州项链”。乡村风景道途经9个区、34个镇、661个村,串联1000多个乡村资源点,基本实现高速出入口对乡村资源点15分钟全覆盖,形成服务美丽乡村建设、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经济网络”,把游客引进来、把农产品运出去,促进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同时与省委、省政府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等工作充分衔接,推动从化、增城打造400多公里的最美旅游公路和一批特色公路驿站。
广州乡村风景道建设技术指引方面,建立“三级四类五系统”建设标准体系,根据风景道功能分为主线、支线和联络线三个层级,根据风景道穿越自然地形分为水乡田野型、山谷林地型、河流滨海型和村落古镇型四个类型,根据风景道空间要素分为车行系统、慢行系统、标识系统、配套系统和景观环境五个系统。针对每个要素给出设计要点,精细化指导风景道建设,具体为:车行系统做到“三线分明白加黑,交安设施设置全”,慢行系统做到“慢行道应设尽设,多道融合衔接强”,标识系统“安全引导文化全,清晰醒目特色强”,配套系统做到“配套服务按需设,现状设施优先用”,景观环境做到“乡土特色要突出,露山显水田野美”。
广州市农村公路绿化技术指引方面,充分挖掘本土植物资源,将农村公路及乡村绿化、农村地区的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积极融入华南国家植物园建设体系之中,增强绿美广州的地域特色,为基层实施单位提供技术指导。
我局积极组织各部门将乡村风景道内容纳入《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3—2035年)》,同时纳入各区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发展战略》从不同维度明确了乡村风景道建设定位。
《广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打造绿美岭南乡村。深入推进乡村绿化美化行动,打造一批森林乡村、绿美古树乡村等。结合市桥水道、四七沙涌、化龙运河、淋沙涌、石榴岗河、九沙涌、黄埔涌、仙村水道及增江等发展旅游特色航道。以山水林田湖海要素为基底,结合美丽乡村、生态廊道、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等,统筹市域农村公路网和市政道路、碧道、绿道、乡村风貌带等,构建农村公路、骑行道等乡村风景道系统,多维度展现“千里乡韵”漫步场景,带动乡村振兴及“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广州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3—2035年)》提出:以山水林田湖海要素为基底,结合美丽乡村、生态廊道、华南国家植物园体系等,按照“以藤结瓜、造瓜结藤”的理念,在广州的外围地区,以“四好农村路”升级改造为契机,重点通过改造提升、新建,构建最美乡村风景道系统,串联全市800多个美丽乡村以及众多农业产业园、文化遗址和生态景观。
各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均已纳入乡村风景道建设内容。如《黄埔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出:依托绿道、碧道、森林步道、千里乡村风景道建设,将福和山、帽峰山、油麻山等8座海拔超过100米的大山串珠成网,结合连城森林道等线性空间建设,构建“八山连城”城市浅山森林环,推动建设全域美好宜居的生态空间。结合城市生态廊道,构建城乡休闲游憩体系,串联生态公园和城市公园,综合慢行交通、休闲健身、娱乐交往等多种功能,构建网络型城乡休闲空间。保护南粤古驿道,连通各类公园、景点、村落,融入休闲健身、娱乐交往、自然教育等功能。建设“依山伴水、海丝之路”主题乡村风景道体系,串联油麻山、龙头山、珠江、东江、乌涌等自然山水资源,以及南海神庙、莲塘古村、迳下精品村等特色文旅资源,打造集山水旅游、科普教育、农文旅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乡村风景道体验区。加强水岸慢行绿道贯通与亲水空间设计,塑造高品质线性游憩空间,实现森林围城、秀水绕城、碧道穿城、绿荫满城。
四、打造精品线路,全力推进项目实施
打造广州千里乡村风景道是一项长期工作,2024年重点工作是结合各区主题特色选择沿线有资源、有风景、有带动的乡村风景道作为精品线路,开展道路品质提升,重点打造。同时聚焦人民群众出行最突出、最急迫的难题,改造次差公路和危破桥梁、整治交通事故黑点。
为推进2024年风景道重点工作,各部门凝心聚力、积极响应。交通安全整治方面,35处事故黑点已整治27处,余下8处计划在两年内完成整改;乡村风景道国省道改造提升方面,积极推进5个危桥改造工程及道路改扩建工程;乡村风景道农村公路建设方面,近期(2024—2026年)计划新建道路14.7公里,改造提升道路337.6公里,改造次差路36.6公里,中远期(2027—2035年)新建道路77.8公里,改造提升道路276.7公里,改造次差路0.9公里。
积极推选风景道精品示范段项目,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升级改造。增城区选取派高路—派正路作为风景道精品示范段,2024年建设农村公路11.78公里;打造3条美丽农村路,合计24.48公里。从化区选取御泉大道—共青路—流溪环湖街作为风景道精品示范段,2024年已完成农村公路桥梁维修改造33座。花都区选取古树大道—山前旅游大道—芙源路—王子山路作为风景道精品示范段,2024年对农光桥等6座桥梁维修加固。白云区选取龙塘龙和路与兴太二路—沙九线—广陈路作为风景道精品示范段。黄埔区选取九太路—知识大道—竹山路—麦村路作为风景道精品示范段,已完成竹山路改造提升,已完成佛田路、龙马路、明珠西街次差路段整治,已按“六个一”建设标准完成5处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突出路口整治工作。番禺区选取海鸥岛环岛路作为风景道精品示范段,已完成亚运大道美丽农村路改造,里程约3.4公里。南沙区选取榄北路和万环路作为风景道精品示范段,2024年完成次差路整治0.3公里。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推进乡村风景道建设,加快打造一批示范工程。
持续推进广州乡村风景道实施建设,加快实施国省道改造提升项目。落实断头路打通,事故黑点、次差公路和危破桥梁治理,全力推进农村公路新改建和美丽农村路建设,打造广州乡村风景道示范工程,并将其纳入我市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重点项目。
(二)拓宽乡村风景道建设资金渠道。
强化农村公路建养资金保障,构建乡村风景道建设齐抓共管的格局。一方面加大市、区财政投入力度,建立以奖代补机制,适当提高建设改造与养护补助标准,将有限的资金优先安排到乡村风景道建设上。另一方面多渠道筹集建设和运维资金,最广泛调动各类企业、组织、村民参与风景道建设的积极性。
(三)推进“乡村风景道+”模式,大力发展路衍经济。
结合各区资源禀赋和主题特色,以“百千万工程”、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建设等为牵引,积极推进“乡村风景道+产业”“乡村风景道+旅游”“乡村风景道+体育”等模式,大力发展路衍经济,积极打造可持续的乡村风景道“经济绿带”,让“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