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首页 > PG电子 > 其它 > 建议提案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关于政协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第3145号提案答复的函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8-08-13 16:00:00 浏览次数:-
  • 分享到

邓少敏(等)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将长洲岛打造成历史文化街区新地标的建议》(第3145号)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文广新局、黄埔区政府、市住建委、市更新局、市旅游局、市交委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7月30日进行了电话沟通,经综合市文广新局、黄埔区政府、市住建委、市更新局、市旅游局、市交委等会办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成立专门开发建设管理机构 

成立长洲岛珠江国际慢岛建设(长洲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为加快长洲岛开发建设工作,黄埔区政府于今年5月份成立了长洲岛珠江国际慢岛建设(长洲生态文化旅游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区主要领导担任组长,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区各相关单位抽调人员脱产、 独立办公,专职从事长洲岛珠江国际慢岛建设工作。由黄埔文化集团承担长洲岛开发建设平台公司职能,制定长洲岛开发创意策划方案,积极引入社会资本,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和合作开发模式,构建共建共享共赢的开发运营机制,建设若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项目。 

二、规划先行,深入挖掘,明确定位 

2014年,《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将长洲岛划为广州市26片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此后,长洲岛的规划建设备受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关注,针对长洲岛的定位、历史文化保护及发展建议也在相关规划中提出设想。 

(一)2015年,黄埔区政府组织编制了《长洲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以下简称“保护规划”)及《长洲岛地区控规优化及综合交通优化方案》。该保护规划指出长洲岛是以近代革命遗址及纪念场所为主,并与山林水网、传统村落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街区。规划目标中提出要“加强历史文化环境的保护整治与更新,赋予街区新的活力和现代生活方式,以形成以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为主题,融休闲娱乐、文化创意、健康养生、居住生活等功能于一体的独具近代革命文化与岭南水乡风情的文化生态旅游岛。”《保护规划》已于2015年提请市名城委会议审议,审议意见指出《保护规划》已经做得比较好,但鉴于长洲岛的重要性和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应先由政府划拨资金进一步深入挖掘长洲岛的历史文化和重新编制全岛性的总体规划,《保护规划》按总体规划完善后再提交市名城委审议。按照名城委会议精神,黄埔区政府已经立项并启动了《长洲岛历史文化保护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该项目于 2017年 10 月 底完成招标,今年2 月完成设计合同签订。目前,该项目已经专家评审会审议,设计单位正在根据专家评审会的意见修改完善规划成果。 

(二)2015 年12月4日,第二届广州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由我委牵头编制的《珠江江心岛整体保护规划》, 该规划将长洲岛列入限制开发类,在交通联系方面指出除现状桥梁和规划立交桥外,严禁新建对外的道路或桥梁接入岛屿,提倡绿色出行,逐步减少上岛机动车道路交通。 

(三)《广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利用黄埔军校国际影响力,与世界著名军校联合形成世界军校联盟,放大黄埔军校国际品牌影响力,树立广州改革创新城市品牌形象,整合“孙中山足迹” 主题线路等。 

(四)2016 年,黄埔区政府组织编制完成《黄埔区文化旅游产业资源开发利用策划方案》,长洲岛被列为未来几年的重点项目之一,将积极推进长洲岛今后文化旅游资源策划和开发利用。 

(五)2017年10月,深井村申报第五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已通过了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的审核,目前正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审核。 

(六)2017年,根据广州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重点建议《关于把长洲岛打造成“珠江国际慢岛”的“五个一”的建议》及《关于推动长洲岛建设和发展的会议纪要》(穗府会纪〔2017〕111号) “借助临港商务区建设,结合‘一江两岸三带’战略部署,加快推进长洲岛等江心岛屿生态休闲开发,发展都市农业,打造现代绿色滨水空间生态休闲岛屿,完善‘珠江国际慢岛’的规划建设”的工作部署,我委组织开展了珠江国际慢岛保护和利用策划设计工作。策划方案在发展目标中提出“文化兴岛”,“通过串联岛屿内的历史文化要素,以文化旅游为主导,融合产业创新、开发模式创新”,融合历史文化传承与国际慢岛,“打造城市历史文化名片”。 

综上,长洲岛作为广州独特的历史文化街区,相关规划均提出要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和进行保护,这与委员提出的将打造“历史文化街区新地标”融入长洲岛“珠江国际慢岛”发展定位建议也不谋而合,我委认为委员们的建言献策,对加强长洲岛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鉴于长洲岛的重要性和重要意义,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文广新局进一步深入挖掘整理长洲岛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在长洲岛的发展定位中拓展并丰富“历史文化街区新地标”内容。 

三、尽最大努力开展文物抢救和历史建筑保护利用 

长洲岛历史悠久,宋时已有村落。岛上历史文化资源丰富,拥有黄埔军校旧址、外国人公墓、长洲黄埔军校史迹、 长洲炮台、柯拜船坞遗址、海军广州烈士陵园、长洲金花古庙、上庄村曾氏宗祠等一大批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共28 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1 处,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9 处,区局文物保护单位4处,区登记文物保护单位13处。 

2018年1月27日,中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和中国城市规划学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其中柯拜船坞名列名录首位,录顺船坞被列入我市第三批历史建筑。同时,经初步普查,长洲岛还有2处工业遗产,以造船工业建筑为主,包括原黄埔造船厂总装车间和黄船八区宿舍建筑,均具有较高的历史、社会、技术、艺术和经济价值。 

近年来,长洲岛的文物及历史建筑保护已经开展了大量有效的保护工作。主要如下:第一,长洲岛上国家、省、市文物保护单位基本划定了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第二、积极推进文物的修缮保养工作,安排了 6.3 万元文物保护专项资金用于南洲曾公祠的抢修加固工程,安排了 54.57 万元用于端圃家塾的修缮工程。第三,我市1-3历史建筑批保护规划已经编制完成,2017 年市住建委组织编制了《广州市历史建筑修缮图则》,2018年已开展“广州市历史建筑修缮监督管理办法”、“广州市历史建筑造价指标” 等课题研究工作, 用于指导各区及街镇历史建筑业主、 设计单位、 施工单位开展历史建筑修缮工作,将历史建筑修缮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第四,属地政府安排保育员对辖内的不可移动文物等历史文化资源开展每月不少于三次的日常巡查;在中秋、国庆、春节等节假日进行例行安全巡查;在暴风雨季恶劣天气开展重点文物安全排查;同时不定期开展重大险情隐患排查、消防安全巡查、白蚁防治等有重点、有针对性的实地巡查活动。一旦发现险情,保育员立即上报,并同步开展抢险工作,确保文物安全。 

下一步,我委将积极会同市文广新局、黄埔区政府等相关单位将继续认真研究落实长洲岛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工业遗产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按照文物保护要求以及名城保护要求,积极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文物保护规划编制、文物保护工程实施工作;积极推进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修缮工作以及周边环境整治和历史风貌的保护工作;整合黄埔军校旧址、长洲炮台、长洲黄埔军校史迹和辛亥革命纪念馆等近代革命文化遗存,提升相关史迹的保护、展示和利用水平。计划至 2020 年,完成对长洲岛不可移动文物的全面保养、修缮,使长洲岛文物资源保护、 保存环境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关于将黄埔军校委托或授权黄埔区政府管理,以便协调统筹周边保护开发事宜的建议,此事市文广新局与黄埔区一直在商议,从有利用于黄埔军校史迹保护和利用为落脚点,力求寻找既有利于文物保护和利用,并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也利于长洲岛进行整体规划、统筹开发双赢的方案。目前与黄埔区已就部分问题达成共识,但由于文物保护管理工作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文物保护责任重大,因此,委托或授权黄埔军校旧址管理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慎重地研究, 待达成共识后将依法办理审批手续。 

四、举办国际性活动,提高知名度 

广州市相关部门历来重视长洲岛的宣传工作,在提高长洲岛知名度方面不遗余力。近年来,先后组织广东电视台的《粤游粤精彩》旅游栏目、南方卫视《360 度叹广州》旅游专题栏目、香港亚洲电视台的《品味珠三角》等多家境内外媒体对长洲岛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报道。组织策划了“近代革命史迹一日游”、“孙中山足迹一日游”、“黄埔寻迹一日游”和“追寻革命史迹感恩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多条近代史迹旅游线路,并编印成宣传折页。同时,充分发挥境内外旅游宣传平台开展旅游宣传推广活动,如在台湾举办了以“探寻辛亥足迹 体验魅力广州”为主题的旅游推介会,详细介绍“辛亥史地、革新之都”,有效的提升了长洲岛及广州历史文化资源知名度。此外,我市还在火车站、汽车客运站和地铁等广州外来旅客聚集场所投放宣传广告牌,对长洲岛黄埔军校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宣传,将长洲岛旅游资源纳入南海神庙波罗诞、萝岗香雪节等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中,达到“以节造势、以势聚客,以客促发展”的效果,不断提升长洲岛文化生态旅游特有的品牌效应。 

下一步在宣传和活动方面,还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第一,重新梳理岛内资源点和线路设计及进行宣传推广,推进打造以湿地景观、田园风光为基础、以黄埔军校、东征烈士墓、辛亥革命纪念馆、古炮台、柯拜船坞旧址、粤海关旧址、深井村等历史人文资源为主题,集生态观光、历史教育、休闲康养、文化创意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旅游胜地。串联岛内岛外历史文化、自然生态景点,打造水上、陆域、空中完整旅游路线。第二,以“珠江国际慢岛”概念为发展方向打造智慧旅游、定制旅游产品体系、将旅游服务、导览、消费信息等集成化,开启“美丽中国典范、广州文化之旅”。第三,以黄埔军校、长洲炮台和辛亥革命纪念馆等近代革命文化遗存为依托,整合岛内军训及拓展项目,打造军事文化体验式的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和军事文化展示基地。特别是加大对青少年的宣传力度,设计开展面向粤港澳青少年的革命历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主题研学旅行活动。第四,加快推进长洲岛新担涌游艇公共服务基地项目码头工程建设,计划以游艇公共服务基地为载体,打造游艇(设计、销售、俱乐部、金融、保险等)及相关产业链集聚平台;依托优质水域环境;弘扬水文化;为大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水上体育运动;承接并开展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水上体育赛事、展会及论坛等。 

关于国际性活动场馆选址论证工作的建议,我委建议先行明确具体选址项目、功能需求等具体情况后,再进行综合分析和论证。同时根据广州总体城市设计,长洲岛处于历史文化地区和滨水重点地区,规划新建建筑必须注重结合原有历史文化、自然人文等要素,注重体型、尺度与周围传统风貌的协调性,实现对历史风貌格局的整体保护;注重打造错落有致、富有韵律的天际轮廓线,塑造良好的水城关系,形成独具广州特色的滨水城市特色风貌。 

五、努力打造人民满意新地标 

(一)成立黄埔区长洲岛及相邻江心岛租赁工作领导小组。为破解多年来长洲岛及相邻江心岛因执行限制开发政策和交通不便带来的贫困问题,黄埔区政府于今年4月份成立了由区委常委任组长的黄埔区长洲岛及相邻江心岛租赁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长洲岛及相邻江心岛围内集体土地及物业的租赁、补偿、未到期土地及上盖建筑物赔偿等工作,组织编制并实施范围内集体土地及物业相关的租赁、拆迁、 补偿、管理等工作的实施方案。据初步测算,长洲岛及其相邻江心岛共有约 5000 亩的租赁土地, 租赁成本共约 20.74 亿元,计划年内完成土地租赁相关工作。这些租赁用地拟用于发展文化教育、文旅休闲、时尚创意及生态农田等产业。 

(二)持续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的建设工作。亚运期间累计长洲岛投入了 1.43 亿元开展人居环境综合整治,6.88 亿元开展雨污分流改造,3900 万元建设辛亥革命纪念馆周边道路;2013 年投入 3500 万元开展深井美丽乡村创建;2015 年;投入 970 万元开展深井示范社区创建;2017 年,投入 2250 万元开展长洲示范社区创建。 通过近年来持续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长洲岛的市政基础设施和城市综合环境等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三)稳步推进 “微改造”。目前,长洲岛正在稳步推进深井古村、长洲村 2 个片区以及梅园等 8 个老旧小区的微改造工作。已安排财政资金 1800 万元支持深井古村微更新项目首期三大节点微改造工作,安排财政资金7233 万元支持老旧小区微改造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民生保障作用。在深井古村及长洲村两个片区的微改造工作中,通过历史文化资源整合和利用、农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交通系统优化、文创产业导入及功能提升、公共环境提升、水环境整治等系列行动, 逐渐把长洲岛改造为“翡翠绿洲、文化慢岛”,也有利于实现提案中“将长洲岛打造成既有厚重历史又有岭南水乡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新地标”的目标。在梅园等 8 个老旧小区的微改造工作中,则以解决当地居民出行、生活最迫切需求为导向、通过对房屋建筑本体共用部分和小区公共部分的微改造、切实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下一步,我委将按照职分工,协同相关部门在坚持保护长洲岛历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对其的文化品牌建设,提升文化影响力,使长洲岛成为广州“历史文化街区新地标”。 

感谢您对我市长洲岛历史文化街区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 

2018年8月6日 

扫码进入手机页面
十大正规买球网站 十大足彩平台 威尼斯人博彩 体育博彩平台 太阳城娱乐 世界杯投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