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河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建设历史文化名城重塑广州城市骑楼文化建设的建议》收悉。我委高度重视,及时会同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市商务委员会、市城市更新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等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用开放、整体、分类的思路保护骑楼等建议
2004年,原市规划局组织编制的《广州市骑楼街保护与开发规划研究》已将我市骑楼街纳入保护范围,通过制定规划控制导则,明确了骑楼街的保护要求,并提出了骑楼街保护与开发分类控制的指引。
2012年,原市规划局在对《广州市骑楼街保护与开发规划研究》进行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完成了《广州市骑楼街保护与开发规划研究检讨》,提出了骑楼街保护开发的新思路:一是分类保护,对广州市中心城区骑楼街路段分为核心保护段、风貌协调段、重点改造段、开发建设段、局部完善段5种类型;二是多种改造模式并存,点状小规模更新、条状连通型更新、片区式更新等多种保护改造模式。
2014年获省政府批准的《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划定40条骑楼街进行分级保护,对于一类骑楼街进行重点保护,对于二类骑楼街进行保护和逐步整治,并且明确了现状建筑的控制、沿街新建筑的控制、街道空间特质的控制、交通组织措施和街道环境控制等总体保护控制要求。
我委在其他日常工作中也十分重视骑楼保护工作,在控规编制过程中,若规划项目涉及现状骑楼街,会就该项目召开专家评审会,同步开展文评论证等工作,并征求包括市文广新局在内的各相关单位意见,同时进行为期30天的规划公示,充分征求公众意见。在城市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复兴骑楼空间。以琶洲电商园区为例,该区域在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塑造时,充分考虑复兴岭南地区传统街道生活,回归人性尺度的骑楼空间,来激发地区商业活力,沿琶洲大街和琶洲南大街分布三种不同尺度的骑楼,通过绿化带、活动广场衔接,形成连续的骑楼系统,极大增加步行的舒适性及区内的景观连续性。
我委在骑楼保护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保护思路和你们的建议在某些方面也不谋而合。你们的建议具有纲领性、前瞻性意义,我委将在以后的工作中扎实推进骑楼保护工作。
二、关于保护骑楼现状问题重点主要在于改变仅针对沿街骑楼一张皮的保护利用思路等建议
《广州市骑楼街保护与开发规划研究检讨》贯彻“从街到区、扩容提质”的思路,不仅保护骑楼的“一层皮”传统骑楼物质空间形态与界面,还将骑楼融入其所在的旧城进行综合性更新,对骑楼街所在地块提出开发指引;在骑楼街城市功能布局方面,确定包括西关风情旅游片区、长堤金融商务片区、北京路商都文化片区、东华路创意文化片区、南华西滨水休闲和传统风貌观光片区等功能片区,并提出旅游开发指引。我委会同越秀区政府在编制《广州民间金融街规划》中,注重保护和修复“骑楼街-内街-巷”的传统街巷体系,结合长堤大马路、一德路两条商业骑楼街,整合优化沿街功能业态,形成金融、商务两条主题街道,整合新旧城市空间,织补城市肌理,衔接传统空间与现代功能,形成岭南传统与时代特色共融的城市空间,恢复长堤地区的辉煌。我委将继续在相关历史文化街区等规划中结合骑楼保护要求,落实好对骑楼的整体保护和利用。
三、关于成立历史风貌整理公司对骑楼街收购、整治和更新改造等建议
诚如你们的建议,骑楼街自身改造更新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统筹力量,如能成立国有独资历史风貌整理公司对骑楼街进行收购、整体整治、更新改造,骑楼的保护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市委、市政府对这块工作十分重视,千方百计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力量参与骑楼保护工作。经省人大批准于2016年5月1日起施行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从法律层面保障了单位和个人通过捐赠、资助、投资、成立公益性组织等多种方式参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合法权益。目前,我市已有多家国有企业积极参与骑楼等历史文化项目的开发和保护工作,例如粤海集团结合地块开发积极推进历史建筑侨商街的活化利用;市城投集团下属的复建公司对中山路部分地段进行骑楼式开发。我委将在骑楼及历史建筑保护中继续会同社会力量推动此方面的工作。
市城市更新局为加强市级财政对旧城保护与更新工作的扶持,设立了城市更新专项资金,对历史文化保护等微改造项目的前期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同时依托城市更新的优惠政策,探索政府购买服务、PPP建设模式及企业建设模式,积极引入国家政策性贷款和社会资本,吸引市场主体参与更新和保护工作。
市商务委协同越秀、荔湾等区重点推动了特色商业集聚区的规划建设。市国资委将继续鼓励市属国有房地产开发企业通过市场化方式积极参与有关“骑楼”式项目开发。
四、关于复建以北京路和恩宁路为核心的骑楼文化商圈等建议
我委一直积极推进并完成了多个骑楼街活化利用项目。2009年开始启动的《广州市荔枝湾及周边社区环境综合整治》涉及2个历史文化街区、10处市级文物保护建筑,通过改造提升,如今的荔枝湾已经变身为具有历史怀旧氛围、倡导高品质生活的现代时尚休闲区。广州民间金融街规划项目通过采用渐进式更新改造和局部新建相结合措施逐步引入民间金融、商务办公和文化旅游功能,为长堤地区的骑楼街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时我委积极与市城市更新局沟通协调,将骑楼保护工作和城市更新改造有机结合,现市城市更新局正制定2016年城市更新计划,涉及骑楼街活化更新项目今年将重点推进永庆片区、南华西社区、十三行周边等老城区微改造项目的实施。
北京路、恩宁路街区骑楼街资源丰富、实施条件好,如实施更新改造将对骑楼街保护具有探索示范作用。我委对两街区的骑楼保护做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并已有了初步的更新改造思路:对于北京路历史文化街区,将实施“文化引领、功能置换、空间优化、产业升级、商旅融合”五大策略,打造成集文化保护与体验、文化创意、旅游休闲、商业服务、金融、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广府文化博览区、转型升级示范区、城市更新先行区;对于恩宁路历史文化街区,将依托粤剧博物馆、铜器手工艺产业进行节庆和活动的宣传策划,带动街区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提升街区活力的同时保护和弘扬民俗文化。我委将会同其他有关部门及区政府一道推进北京路、恩宁路街区骑楼更新改造工作。
下一步,我委将会同市相关部门贯彻落实《中共广州市委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集聚产业领军人才的意见》(穗字〔2006〕1号),在具有丰富骑楼街资源的地区,针对骑楼街小型产业集聚的特点,结合羊城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支持计划,促进骑楼街产业复兴。同时,以骑楼街保护与利用问题挖掘和活化利用策略作为重要研究方向,争取尽快立项并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持续推进骑楼街保护和利用工作。
感谢各位代表对我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专此函达。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
2016年5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