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不动产登记便利度改革政策一问一答(创新服务编、37条)
1.我市是否提供不动产登记智能咨询服务?
答:是。“广州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办事大厅-办事指南”设置“e问e答”专栏,不动产登记机构实行线上咨询“智能全时问答”,针对不动产登记不同情形、不同问题分类予以解答,提供精细精准精心办理指引。同时,搭建不动产登记专家座席团队,整合政府服务热线平台与不动产登记咨询服务优势资源,对政府服务热线接听的企业群众关于不动产登记专业咨询问题,通过给诉求人发送短信链接,诉求人点击链接接入不动产登记专家座席线上服务,提供专业化、个性化、即时化线上咨询,拓展线上咨询渠道,减少企业群众来回跑动。
2.我市是否提供智能导办服务?
答:是。在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设置自助受理机,通过配备OCR信息采集技术、在线身份核验、登记信息自主申报、自动出具接收凭证等功能,对变更登记等15种不动产登记业务以“自助办、线上核、实体审”的形式实现自助服务。
3.我市是否推出不动产登记合并办理服务?
答:是。我市为便利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登记,一直以来提供登记业务合并办理服务,实际发生的合并情形超250种,常见的如按揭购房涉及的二手房过户+抵押登记等。合并办理案件,共性材料免于重复提交,办理时限以最长的业务种类办理时限为准。
4.我市是否提供不动产登记批量办理、“一表申请”服务?
答:是。我市优化系统批量业务办理功能,一直以来提供批量办理服务,企业群众可一次申请多个不动产单元的同类登记业务,实现仅提交一次申请、相同材料仅收取一次、后台批量审批、一次办结。其中不动产登记综合申请表支持“一表申请”,推行“一张申请表+清单附表”一套共性材料进行申办,案件相同登记要素在申请表填写,差异情况列入附表,减少申请人重复申报。
5.我市是否提供二手房带押过户服务?
答:是。我市不动产登记部门进一步深化“二手房带押过户”,为企业群众提供三种办理模式。抵押人抵押期间转让抵押财产的,不动产登记机构可依申请办理二手房带押过户手续,实现登记、贷款、放款、还款无缝衔接。同时,拓展二手房“带押过户”在工业、商业等类型不动产的应用,推进在企业不良资产处置、企业兼并、重组、分设等场景中的应用。鼓励银行机构间开展跨行带押过户。
相关链接:PG游戏试玩门户网站“优化营商环境-办事直达-不动产登记-办事指南”(/newyhyshj/bszd/bdcdj/bszn/);“广州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办事大厅-办事指南-办事指引”
6.我市是否提供一手房带押过户服务?
答:是。全市范围内已办理在建工程抵押的预售商品房,以及已办理新建商品房首次登记和抵押权设立登记的持证商品房(即一手现房),在完成房屋带押销售及网签等事项后,当事人可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一手房带押过户”相关业务。
相关链接:PG电子门户网站“优化营商环境-办事直达-不动产登记-办事指南”(/newyhyshj/bszd/bdcdj/bszn/);“广州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办事大厅-办事指南-办事指引”
7.我市是否提供土地使用权带押过户、带押变更服务?
答:是。不动产登记机构提供土地使用权转移登记和抵押权变更登记的合并办理服务,以及土地变更(合并或分割)登记和抵押权变更登记的合并办理服务,实现土地使用权带押情况下可以办理转移登记、变更登记,一次申请、一次办结,助力缓解企业融资困境,优化土地二级市场营商环境。
8.我市是否提供不动产登记容缺受理服务?
答:是。申请人未能按照业务办理指引备齐全部申请材料,但不动产权属来源清晰、登记事项清楚的,经书面承诺后,不动产登记机构可先容缺受理,发出补正资料通知书,限期补正申请资料。
9.我市是否实行不动产登记告知承诺制?
答:是。《广州市不动产登记办法》第三十八条:不动产登记可以实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如在建工程抵押权首次登记中,当事人承诺申请登记的不动产自然状态与现状一致,并提交《承诺书》后,不动产登记机构可免于实地查看;再如非公证继承登记中,申请人因特殊原因难以获取被继承人父母死亡证明、亲属关系证明的,符合条件的可以书面承诺方式代替。
10.我市是否简化不动产非公证继承手续?
答:是。法定继承人或受遗赠人办理未提交继承公证书或者司法文书的遗嘱继承、遗赠时,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无需第二顺序继承人到场,无需提交第二顺序继承人材料。
11.我市是否将遗产管理人引入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
答:是。我市试行将遗产管理人引入不动产非公证继承登记,对未提交公证文书或者生效法律文书的不动产继承登记中,有遗产管理人的,可以由遗产管理人和继承人或者受遗赠人共同到登记机构进行材料查验。
12.我市是否提供法律文书、律师身份在线核验服务?
答:是。各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利用部门通过“中国律师身份核验”微信小程序实时核验全国执业律师信息,免于律师提交律师执业资格证;通过“广州微法院”小程序“文书验证”功能对广州法院可验证的律师调查令及裁判文书进行在线核验,免于提交律师调查令、立案文书。
13.我市是否在街镇社区、公证机构、中介机构等设立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点?
答:是。我市已在街镇社区、公积金中心、公证机构、仲裁机构、民政部门、房地产中介机构、公安部门设置便民服务点及推广应用互联网式自助查询服务终端,提供不动产登记咨询、网上申办指引和不动产登记资料查询等服务,同时,联合香港工联会广州工联咨询服务中心设立便民服务点,对香港居民在穗咨询、办理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提供一对一服务。
14.我市是否提供“不动产登记+法院”服务?
答:是。我市以广州市“天平查控网”以及省“不动产+法院总对总”平台为基础,本地各级法院可以办理登记信息查询、不动产查封登记、解封登记、裁定执行信息交互等事项。
15.我市是否在不动产登记大厅设置不动产登记信息自助查询设备?
答:是。我市各不动产登记大厅以及相关政务服务中心均配备不动产登记自助查询设备,并且基本都设置了24小时自助服务区,供企业群众方便快捷查询不动产登记信息。
16.我市是否实现不动产登记“全城通办”?
答:是。我市不动产登记部门遵循“全市一体、就近可办”原则,按照通收通办、通收转办等路径便利申请人就近申办,深化全城通办水平。企业群众可在全市任一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不动产登记业务,不动产登记部门打破属地限制,提供更便捷的办证服务。
17.我市是否实现不动产登记“跨城通办”?
答:是。我市与深圳、珠海、南宁、海口、南昌、武汉、长沙、郑州、无锡、厦门等9省22市地实现国有土地上房屋转移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业务“跨城通办”,所属华中片区也与东北片区实现省际通办。“跨城通办”服务通过异地申请、大数据审核、信息共享、属地审核、认证结果互认、一次办结及EMS寄送服务,实现线下“就近办理,只跑一次”或线上“不见面”。我市也将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平台入口布设到全国不动产登记网上一窗办事平台(https://bdcyc.mnr.gov.cn/),申请人进入该平台并选择“广东-广州”后,即可通过网办平台发起不动产登记业务,实现跨省通办。
18.我市是否提供“跨境抵押”服务?
答:是。符合条件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可向境外银行申请不动产抵押融资贷款,并向我市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跨境融资不动产抵押登记、按揭购房跨境抵押登记。在港澳相关银行设立“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金融机构”网办服务点,抵押人在港澳银行申请按揭购房或者不动产抵押时,可以直接提交网办案件,实现跨境抵押“零出关”办理。
19.我市是否提供“购房即交房交证”服务?
答:是。我市联合开发企业,对已办理预告登记并完成房屋首次登记的新建商品房,通过系统对接和信息共享,购房人可在线上申请增量房转移登记、申报缴税、签领电子证照,实现在“收楼”现场一并“领证”。同时,本市范围内已完成房屋首次登记的现售房屋,购房人在缴清房款后,满足交房条件和过户条件的(贷款购房的应同时满足抵押登记条件),可以一并办理交房和房屋过户手续,实现购房即交房、交证。
20.我市是否推行“交地即交证即抵押”服务?
答:是。土地储备机构执行“净地”出让规定,并完成地籍调查。以公开出让方式使用政府储备用地,在土地成交后,受让人按照合同约定缴清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价款和契税等相关税费,实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动产权证书合并办理,有抵押融资需求的,还可以合并申办抵押权首次登记,实现“交地即交证即抵押”。
21.我市是否推行“竣工即交证”服务?
答:是。已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登记且未设定权利负担的工业、仓储及科、教、文、卫等公共建筑不涉及分割销售、共有面积分摊的情况下,项目建设竣工并取得联合测绘成果后,可一并申请办理建设工程联合验收、土地核验及不动产登记,实现竣工即交证。
22.我市是否开展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预告登记?
答:是。《广州市不动产登记办法》第十六条第二款:以出让等有偿方式取得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首次转让,已完成的投资开发未达到投资总额百分之二十五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预告登记,申请时应当提交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让合同等材料;待已完成的投资开发达到投资总额百分之二十五以上时,再申请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转移登记。
23.我市是否开展有偿取得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项目抵押登记?
答:是。《广州市不动产登记办法》第三十一条,营利法人以其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性质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及房屋所有权等不动产权利设立抵押权,已办理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或者房屋所有权首次登记的,当事人可以申请办理抵押登记。我市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参与社会事业领域投资,允许以有偿取得的教育、医疗卫生、养老项目等设施设立抵押权登记,拓宽融资渠道、缓解融资困难。
24.我市是否实现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的签发利用?
答:是。我市实现不动产电子证照签发利用。个人可通过“穗好办”APP、“粤省事”小程序,企业可通过“穗好办”APP、“粤商通”APP查看名下的电子证照。产权人还可登录广州市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系统查看。不动产电子证照可在房屋交易登记、户籍管理、入学、企业开办等领域使用,与纸质证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5.我市是否可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缴纳登记费?
答:是。企业群众可在不动产登记大厅受理窗口或网上申办系统缴费界面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自助缴纳不动产登记费,无需前往线下缴费窗口缴纳。
26.我市是否实现不动产登记费电子发票?
答:是。企业群众在不动产登记大厅受理窗口或网上申办系统通过微信、支付宝等方式缴费后,可直接通过手机或系统查看、下载不动产登记费电子发票,无需前往窗口打印纸质票据。
27.企业群众是否可查询不动产登记案件办理进度?
答:是。企业群众可关注“广州不动产登记”微信公众号,通过“办事大厅-服务事项-案件查询”实时查询案件办理进度,也可登录PG电子门户网站,通过“业务频道-不动产登记-不动产登记案件办理情况查询”实时查询案件办理进度。
28.我市是否提供不动产权证书邮寄服务?
答:是。我市推出不动产权证书寄递服务,企业群众只需在不动产登记大厅受理窗口或网上申办系统申请界面自愿委托EMS代为领证,即可享受不动产权证书快递上门服务。企业间存量非住宅转移登记案件免费寄证。
29.企业群众办理不动产变更、转移登记时是否需要重新测绘?
答:不需要。申请不动产变更、转移等登记时,不动产界址、范围未发生变化的,继续沿用已有地籍调查成果,无需申请人重新委托测绘
30.企业群众能否对办理的不动产登记业务进行满意度评价?
答:可以。企业群众可通过窗口服务评价器、“好差评”服务评价系统等对办理的不动产登记业务进行满意度评价。评价结果定期公开,对评价为“不满意”的进行调查回访,收集意见建议。
31.我市是否设置“办不成事”反映窗口?
答:是。我市设置“搞得掂”(“办不成事”反映)窗口并建立相关制度,对有疑难案件、办事标准、服务质量等诉求的企业群众,提供政策解读、导办指引、协调服务,落实窗口应急管理制度,切实保障企业群众财产安全。
32.我市简易低风险项目办理房产首次登记需要多久?是否需支付不动产登记费?
答:社会投资简易低风险项目首次登记一天办结,免收不动产登记费和工本费。
33.我市是否开展存量房预告登记?
答:是。在预购商品房预告登记业务基础上,我市全面开展存量房预告登记,企业群众签订房屋买卖协议或其他不动产物权协议后,暂不具备转移登记条件的,可以先行办理存量房预告登记,源头防范房屋“一房二卖”“先卖后抵”等风险,更好保障交易双方权益。
34.我市是否推行不动产登记“在线委托”服务?
答:是。我市支持不动产登记在线委托,降低群众办事成本。自然人委托他人办理不动产登记的,可以通过广州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系统办理在线授权委托,登记机构通过视频互动方式对委托内容和过程进行见证。后续受托人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时,登记机构直接调用在线委托的留存信息予以办理。
35.我市是否推行“扫码查图”服务?
答:是。我市支持不动产权证书“扫码查图”,实现不动产附图电子化。权利人可以通过微信扫描不动产权证书上的附图查询二维码,直接查看电子不动产附图。
36.我市是否推行“三维确权登记”服务?
答:是。我市支持开展三维地籍调查和三维确权登记,企业群众有地下、地表、地上分层用地及三维确权登记需求的,可经三维地籍调查后办理三维确权登记。
37.我市是否推行“网签即预告”服务?
答:是。我市支持购房人办理预售商品房屋网签后,即可通过网签系统直接进入不动产登记网上申请系统,系统自动生成表单信息由双方确认,同步申请全流程网办房屋预告登记,实现“网签即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