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首页 > PG电子 > 其它 > 建议提案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对广州市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代表建议第20172269号的答复
来源:本网 发布时间:2017-04-20 07:02:00 浏览次数:-
  • 分享到

王河等代表:

你们提出的关于广州地下空间城市客厅升级改造的建议收悉。我委十分重视,及时组织市发展改革委、市交委、市公安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民防办、市林业和园林局、广州地铁集团进行了研究,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意义重大,你们提出的地下空间城市客厅升级改造的建议和策略,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扩大城市空间容量,能实现对现有地下空间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有效提升我市城市环境品质。我们一贯重视、支持城市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并推动重点功能区、交通枢纽与城市地下空间整体规划、集约建设。2013年7月,我委组织编制了《广州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并经市政府批复同意,相关规划成果已经纳入《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规》)。

根据《总规》,广州形成“一核五片多点”的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布局结构。其中“一核”为包含中心城区和番禺的地下空间发展核心区,“五片”为东部城区、花都、增城、东部枢纽、从化五片外围地下空间发展区,“多点”为万顷沙枢纽、萝岗客运站枢纽、南沙客运港、庆盛枢纽、增城火车站、白云机场、镇龙枢纽等多个地下空间重点开发节点地区。重点打造天河中央商务区、广州国际金融城等14个地下空间。

二、关于升级改造“城市客厅”实现地下开放空间的地上、地下整合。

在金融城起步区地下空间、琶洲西区地下空间的规划建设中,我们通过吸取过往的经验,充分考虑交通、地下人流集散、商业商务、娱乐休闲、地面景观等多种功能的有机融合,引入精细化的规划理念,以形成分层次、多功能的立体空间系统,将地上、地下公共空间、建筑、交通枢纽打造成为功能复合、生态节能、紧凑协调并与建筑及环境联系密切的“城市客厅”。

三、关于升级改造“城市客厅”实现建筑与交通系统的整合。

你们提出将开发建筑物的地下空间与地铁车站、公交、地下停车库等相互连通,实现不同交通工具的零换乘的建议,有利于提升市民公共交通出行水平。目前,市发改委、我委正在组织开展国铁、城际铁路、地铁等71个站点交通衔接设施及枢纽综合体规划建设,并推动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和周边综合开发的规划整合,实现建筑与交通系统的有效整合及相互连通,打造“枢纽+产业+社区”一体化开放城市功能区,解决地面交通问题。

四、关于升级改造“城市客厅”实现人工与自然环境的整合。

你们提出的应开发公共绿地下的地下空间,作为地面功能的补充,我们认为是必要的,但需统筹规划,合理利用,对公共绿地的地下空间开发应提出相应的控制指标和要求,遵循“公共优先”的理念,同时在在确保公园绿地的主体功能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对绿地地下空间进行开发建设。

五、关于升级改造“城市客厅”实现历史传统与新建筑环境的整合。

在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中进行现代化地下空间开发,应体现地方岭南文化特色,可吸引游客并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在2015年市规委会对海心沙规划的相关批复意见中,就要求海心沙日后改造需植入岭南文化元素,以实现亚运文化、岭南文化等物质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同时,广州地铁集团也通过在地铁站点打造地下文化长廊,建设广州本地历史文化墙,强化地下空间指示标志牌的指引设计等措施,将广州老西关元素和岭南地区文化融合地铁站的建设,提升城市品位。

六、关于升级改造“城市客厅”实现用地功能整合。

在金融城起步区地下空间、琶洲西区地下空间的开发建设中,我们按照“统一规划、分项实施、整体建设”的模式,推动地下空间开发和地上市政配套设施的整体规划建设。通过强化地上、地下交通网络联系,辅助以区域商业配套服务等,构建多功能大型地下综合体及公建配套项目,把需要建设在地上的设施逐步转入地下设置,以支持地面功能的正常高效运转。

在下阶段的工作中,我委将根据《广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与相关部门通力合作,进一步细化重点地区的地下空间专项城市设计。结合市重点地下空间工程项目的规划实施,以精细化、品质化的理念为指导,加强地下空间与交通、人与自然、历史传统与新建筑环境的融合。该项工作将作为我委的重点工作,会同相关部门继续完善和推进,后续有新的进展情况将及时与你们沟通。

衷心感谢你们对我市规划建设工作的关心与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

2017年4月16日

扫码进入手机页面
威尼斯人娱乐城 体育博彩平台 澳门金沙娱乐城 威尼斯人博彩 澳门银河网上赌场 世界杯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