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菁(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广州工业博物馆在工业大道旧厂房改建的建议》(第20192230号)收悉。我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组织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国资委、海珠区政府、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等单位进行认真研究办理,并与您在2月26日、2月28日进行了两次座谈,3月7日进行了现场调研,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广州市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的意义
对于在建议中提到的设立工业博物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等内容,我局深表赞同。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工业文化作为城市文化的一种类型,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根据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协会(TICCIH)2003年7月起草的《关于工业遗产的下塔吉尔宪章》中的定义,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可见,工业遗产是城市创新的源泉,也是城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未来中国特色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现统筹平衡发展理论创新的方向。
广州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引进国外近现代工业技术、最早出现外资经营企业、最早出现大宗对外贸易工业商品和最早兴办近代军事工业的城市,也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产。在着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关键时期,既需要技术发展的刚性推动,也需要文化力量的柔性支撑。大力发展我市工业文化,既是塑造我市新形象的战略选择,也是提升我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广州市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利用的整体情况
我局高度重视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工作。2010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委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开展“典型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科普开发研究”,我局的下属事业单位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作为广州市的课题代表,参与了此项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工作。一是开展了工业遗产的普查和登记造册工作,在已公布的文物、历史建筑中挖掘出工业遗产100余处并研究制定了广州市工业遗产评价和认定标准。二是结合地区规划师制度建立工业遗产负责制,在重点地区建设中把涉及到的工业遗产作为一项重要而单独的工作,由地区规划师负责对地区内的工业遗产逐一开展登记造册并提出具体的活化利用方案,活化和再利用了广钢新城、广州造纸厂等一大批工业遗产。三是结合2018年住建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试点工作,研究探索了工业类历史建筑活化利用的扶持政策。四是开展工业遗产保护教育并加大宣传,切实把“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要求落到实处,组建和组织“社区规划师”开展了以“文化自信”为主题的一系列生动的党建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开展“深调研”和“真落实”行动。
三、海珠区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整体情况
通过对广州市工业遗产的形成发展与空间分布进行研究发现,从整体上看,广州市工业遗产的形成与珠江水系的水运交通和铁路、公路构成的陆路交通有着密切的关系,沿水系和道路线性分布的空间分布特征明显,集中在珠江后航道、工业大道和芳村大道三条平行的线性空间。其中海珠区的工业大道沿岸曾是广州工业最密集的地区,集聚了30多家知名工业企业,也是当时广州工业文化气氛最浓郁的地区之一,工厂及配套的居住区、学校、医院和商业共同构成了本地的工人文化社会。
根据目前调查所得,海珠区内工业遗产线索共有38处(含4处不可移动文物、11处历史建筑和23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上世纪90年代末,工业大道沿线工业逐步被拆除后进行房地产开发,已有原先的城市工业集聚区转变为居住集聚区。现存的工业遗存已经较少,以机电工业和造纸印刷业为主要行业类型,基本都已不进行生产,一部分工业遗产的生产厂房已全部被拆除或部分拆除后只剩余居住区和办公设施,一部分搬迁之后的工厂被改造为创意产业园,承担办公、商业和居住的职能。
四、关于在昌岗油库地块改建广州工业博物馆的处理意见
我市作为华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工业文化底蕴深厚,工业遗产资源丰富,建设广州市工业博物馆,有利于彰显我市工业文化特色,填补我市博物馆门类空白,更好地保护和活化广州工业文化遗产,符合我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理念,有助于促进我市工业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另外,在严格保护好外观及主要特征的前提下,审时度势地对其用途进行适应性改变通常比较经济可行并为社会所接受和理解,更利于工业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因此在条件成熟的地块利用旧厂房改建为广州工业博物馆,在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为广州增添历史文化韵味,为市民提供休闲、办公、观光的好去处,我局表示非常赞同。
关于代表所提到的昌岗油库地块,在2015年市政府批复的广纸片区规划中,已将该地块规划为文化设施用地,且在《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中,要求该地块在不影响历史建筑风貌,不损害历史建筑结构安全及其核心价值要素,符合结构、消防、环境卫生等专业管理要求的前提下,鼓励作为文创商业、办公设施、展览、文化娱乐等功能使用,且允许多功能使用时在罐体和保护墙上局部开门窗洞(详见附件)。鉴于工业博物馆公益性较强,利用“三旧”改造政策将旧厂房用地改造成工业博物馆,涉及旧厂房权属人的经济利益,宜与旧厂房权属人协商,我局已于3月7日组织提案代表和昌岗油库权属人代表融创集团直接沟通开发思路。融创集团表示在初步开发方案中已经考虑建设工业博物馆,但目前暂无明确的开发计划。我局将持续关注此事,待融创集团制定详细方案后,再组织融创集团和市、区人大代表,相关部门进一步沟通对接。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关于广州市工业博物馆的选址,我局也将会同主管博物馆和工业的职能部门进一步开展论证,选择保存完好,有具体代表性的工业遗产,作为工业博物馆的依托,并提请市政府审定。
我局将会同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国资委、海珠区政府和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对海珠区工业遗产的活化利用予以重点关注。今后我们将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到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工作中,充分听取人民群众意愿,搭建人民与政府、企业、设计师之间沟通的桥梁,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感谢您们对我市工业遗产活化利用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欢迎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附件:广州市第三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图则(昌岗油库).pdf
PG电子官网
2019年6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