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遗余力让耕地享受“国宝待遇”
广州南沙区大岗镇南顺一村,两台拖拉机正在耙地。
信息时报记者 叶伟报 摄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奚慧颖
2020年4月22日是第51个“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主题是“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旨在唤起人类爱护共同的地球、保护家园的环保意识。
近年来,围绕保护耕地、防治地灾、集约用地这三个重点,PG电子官网主动作为,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在2019年开展的全省201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中,广州市耕地保有量为192.41万亩,对比目标任务超额34.58万亩,超额完成相关任务,在考核中获一等奖。2019年12月,全市各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实际划定1.67万亩,全部通过省级质检。
集约用地出成绩
土地消耗率7年下降39.4%
继2019年年底水西车辆段、镇龙车辆段场站综合体项目成交后,4月13日,广州白云区地铁13号线二期槎头站场站综合体地块以43.1711亿元的成交总价,被广州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收入囊中。
对于超大型城市来说,土地资源永远是稀缺的。如何合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是广州的探索方向。
实际上,在近两年的时间里,全市成功出让轨道交通用地14宗,用地面积188.87公顷,建筑面积484.85万平方米。
利用轨道交通存量的车辆段、停车场及站点设施用地进行综合开发,实施“地铁+物业”开发模式,合理利用地下、地上空间,打造轨道交通运输功能与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有机衔接的一体化建设项目,此举措既盘活了历史存量用地,又优化了城市功能布局,增强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了土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
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全面落实建设用地“增存挂钩”工作机制,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据统计,广州市土地消耗率(每增加1亿元GDP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从2011年的13.67公顷减少到2018年的8.29公顷,下降39.4%,土地节约集约水平显著提高。
另一则数据显示,广州市2018年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二位、全国第四位,建设用地地均GDP在全国仅有的3个建设用地地均GDP高于1000万元/公顷的城市中排名第二位。
防治地灾有规划 4年来未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
广州市地处粤中低山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过渡地带,断裂构造发育、基岩类型复杂、土体工程性质不良,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加上我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水充沛,人类活动强烈,地质灾害隐患分布点多面广,隐蔽性、突发性和破坏性强。
近年来,广州市切实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拟定了《广州市贯彻落实<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实施方案》,明确了未来三年地质灾害防治任务及目标,并制定实施《PG电子突发地质灾害应急响应工作方案》,成立了突发地质灾害响应工作组,从组织架构、工作职责、应急响应、信息报送、工作保障等各个方面明确了各级相应职责。
同时,市、区地质灾害防治部门及技术支撑单位均配备了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抢险调查设备,保证灾情第一时间得到有效处置。
2016至今,全市共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等突发性地质灾害463宗;截至2019年12月31日,全市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为556处。
2016年以来,广州市各级自然资源部门对各种途径报来的疑似地质灾害进行了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置。截至2020年3月,共接报疑似地质灾害1057宗,出动应急调查5000余人次,灾情险情得到有效处置,全市未发生造成人员伤亡的地质灾害。
不仅如此,广州市还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推进地质灾害工程治理,按照轻重缓急有序全市推进地质灾害隐患点治理。2016年以来,全市共治理了442处隐患点,解除8419名群众安全威胁,避免经济损失约3.17亿元,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保护耕地“大熊猫” 全市1.67万亩永久基本农田通过省检
我国提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在让耕地享受“国宝待遇”方面,广州不遗余力,超额完成目标。在2019年开展的全省201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中,广州市耕地保有量为192.41万亩,对比目标任务超额34.58万亩,实际划定基本农田面积为135.17万亩,比目标任务增划0.87万亩,超额完成201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的相关任务,在考核中获一等奖。
说到耕地保护,就不得不提永久基本农田,即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能改变其用途,不得以任何方式挪作他用的基本农田。广州市稳步推进工作,按照不低于原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实际划定面积的数量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2019年12月,全市各区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实际划定1.67万亩,全部通过省级质检。
建立健全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制度方面,2019年印发无土栽培、有土栽培、水产养殖、畜禽养殖四个门类的《广州市设施农用地正负面清单》,细化农业用地分类,按三种情形(原地类、设施农用地、建设用地)分类管理,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工作;修订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我市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缩短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工作办理时限,简化报备程序,增加关于设施农用地的变更、续期的规定。
今年,为应对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稳定生猪生产,稳定猪肉供给,广州市落实省《关于进一步做好生猪养殖用地保障工作的通知》,通过取消生猪养殖设施农用地附属设施用地15亩上限规定、允许建设多层建筑、一定条件下允许提前用地等多项措施,重点保障生猪养殖设施项目用地。
相关活动
地球日“云科普” 喊你来答题
记者了解到,4月20日以来,PG电子官网联合广州日报报业集团,通过别开生面的网络课程、互动有趣的线上答题等形式开展为期一周的线上宣传教育活动。
为了让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珍爱地球、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活动邀请了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博士、副教授郭程轩在线开讲,以《从敬畏自然、保护地球的角度看待人类健康》为主题,生动阐述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就是健康与环境的关系”这一观点,引导市民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呼吁大家珍爱地球、保护自然。
PG电子官网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是近年来广州市首次将“世界地球日”主题宣传主场活动转为线上,是一次创新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