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G电子

当前位置: 首页 > PG电子 > 专题专栏 > 世界地球日专题

活动信息

#珍爱地球# #守护地球行动指南# 【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中国的亚马逊雨林”如何炼成?】

来源:i自然全媒体 发布时间:2023-04-24 10:30:38 访问量:- 【字号: 打印 分享到:

  #珍爱地球#  #守护地球行动指南# 【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中国的亚马逊雨林”如何炼成?】 

  破解保护与发展难题,“中国的亚马逊雨林”如何炼成?

  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是长三角唯一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这里保存有大面积全球稀有的中亚热带低海拔典型的原生常绿阔叶林。根据钱江源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结果,这里共发现新记录物种1401种,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但因其位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且人类活动频繁,增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难度。如何解决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如何打造人口集中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范本?

  告别昨天 伐木工变身守护者

  汪树龙是浙江衢州开化县苏庄镇古田村村民,在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从事着红外相机布设等工作。为了给科研院所提供监测数据,一大早,他就沿着保护区核心区域柏树坑向海拔1258米的青尖方向布控红外相机。这段时间,他要在所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麂出现过的高山上进行加密布控。

  汪树龙:这里是有个动物兽径的,我们相机镜头要朝着动物的方向,一平方公里加密5台相机。我每天一般最少都要走2万多到3万步,基本上差不多都要20公里。我到开化布置红外相机不用地图,也不用人带路,随便哪个山我都会去。安装红外相机在高度上是有要求的,太高了它拍不到,太低了它拍到脚,基本上大概是50~60公分这个高度。我们做这个多年了,对动物走的路径、习性比较懂,一看脚印就知道是什么动物,像豹猫、果子狸是爪,黑麂就是蹄……

  这份驾轻就熟,来自十余年如一日的野外巡护。2008年,汪树龙就开始在保护区担任护林员工作,2014年又开始学习如何布设红外相机。多年的积累让他成为当地乃至周边省份争相邀请的“专家”,而他知道,自己原本就是当地再普通不过、靠山吃山的地道农民。

  汪树龙:以前我们在家里面,靠山吃山,砍砍木头、过过日子,偶尔冬天去抓个小动物,吃吃卖卖,祖辈就是这样。开化这边的木头比较结实,我那个村有200多人,砍伐多的时候有100多人。八几年的时候,农村大一点的杉木基本上都砍光了。那时木材价格比较高,好的话有一千四五百块钱一个立方,我家里电视机还有摩托车都是砍木头买的。

  土地经营活动被约束?有补偿!

  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拥有大面积集中分布的中亚热带低海拔原生性常绿阔叶林,素有“中国的亚马逊雨林”之称。但由于人口稠密,出于城乡发展、百姓生计等方面考虑,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地一度大力兴办木材加工厂、水泥厂、造纸厂等企业。

  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科研监测中心主任余建平介绍,随着生产材料升级、环保理念提升,1997年,开化县就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生态立县”发展战略。随后,2016年,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实施;2018年,钱塘江源头区域成为国家第三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更让这里迎来了新生。

  余建平:对于全国来说,我们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在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里面,我们人口密度是最高的,对生产资料的开发利用非常迫切。国家公园252平方公里,有80%是集体林,4个乡镇,21个行政村,74个自然村,他们的山林都划到国家公园保护了,其经营活动受到一定的限制,怎样处理好合理的开发利用跟保护的关系,我们通过地役权改革的形式很好地把它解决了。

  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科科长汪家军介绍,所谓地役权改革,就是结合山水工程子项目开化县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工程,在县域建设包含生态保护红线界桩、标识牌等生态保护红线监管体系,在不改变土地权属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地役权补偿机制和社区共管机制,实现国家公园范围内重要自然资源的统一监管。

  汪家军:对所有集体林地进行大摸底,通过一份合同、两份委托书、三份决议书的形式通过地役权改革。按照现有每年每亩48.2元的标准对农户进行补偿,他们必须遵守国家公园的管理规定,不能破坏自然资源。如果发现今年有乱砍滥伐,按照标准是扣3分,一分1000块钱。对农田流转费用进行补助,200块钱一亩。今年在原来基础上进行修改,补800块钱一亩,产品由生产者自己去营销。

  国家公园的龙顶茶、清水鱼 你心动吗?

  禁止使用农药化肥、禁止焚烧秸秆、禁止引入外来物种、禁止干扰野生动物……在不违反国家公园规定的前提下,村民的生计得到有效保障。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村民也开始加入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具体工作中来。

  余建平介绍,近年来,国家公园试点区联合中科院培养了一批“农民科学家”,他们在这里学习如何采集植物样本,参与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还将这些巡护经历和收获进一步传递给前来生态研学的青少年,让钱江源国家公园科普馆成为不少孩子最喜欢的“打卡点”。

  余建平:通过自然教育、研学活动,使社会公众来支持关心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比如,守望地球在全国招募12~16岁的中学生,跟着中科院的科学家一起测量树木胸径、进行碳排放的测算,进行野外考察。中科院跟我们一起在周围社区培养了一大批“农民科学家”,他们在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过程中,通过带研学团队讲解、授课等形式,获得劳动报酬、工资收入,300、500、1000(元/天)的都有。

  除此以外,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法制科科长叶凤说,“两山”理论还在钱江源有着更多的生动实践。

  叶凤:尽可能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础上,让老百姓进一步增收。绿水青山保护好了,也会提升国家公园品牌价值和生态农产品附加值,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我们完成了“钱江源国家公园”“鹇栖”集体商标注册,配合开展了国家公园龙顶茶、清水鱼、山茶油等产品标准体系建设,联动推进全县域生态保护与修复,进一步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种群增长速度过快 “幸福的烦恼”来了

  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科研监测中心副主任陈小南说,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之外,如今,在科技力量加持之下,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也更清楚地掌握了自己的“家底”。

  陈小南:到2018年,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空天地一体化”的监测体系。空天主要是利用卫星遥感影像,还有航拍搭载激光雷达、林冠的森林塔吊,对国家公园全域进行监测;地上主要是红外相机、森林样地,还有一些环境要素,大概放了260多台红外相机,建立了700个样地,全天候地监测野外动物。

  余建平说,与20年前第一次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所使用的样方法估算相比,2018年开始的第二次本底调查已能充分应用这些科技手段,监测结果也更加精确。

  余建平:2018年到2019年开展了钱江源国家公园综合科学考察,共发现新记录种1401种,有高等植物2244种,比较古老的树种主要是由甜槠、木荷、米槠组成的大面积呈原始状态的亚热带低海拔常绿阔叶林顶级群落;还有很多比如榧树林、成片古老的香果树。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是3种,黑麂、白颈长尾雉、中华穿山甲,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55种。

  野生动物自在栖居,竟让余建平又产生了“幸福的烦恼”,而在他心中,也已经有了新的“对策”。

  余建平:我们平时在巡山护林的过程中,野猪、野山羊、中华鬣羚、小麂、白鹇……都经常看见。通过这几年监测发现,白鹇现在增长速度太快,还有一个物种叫小麂,上升的速度越来越快,与这两个物种在同一个生态位的黑麂、白颈长尾雉生长空间就会被压缩。我们正在有计划地进行种群调控,以最小的代价保护最多的物种。

  自然资源部国土整治中心系统修复部处长周旭说,钱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是浙江省母亲河钱塘江的主要发源地,也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该项目秉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功能定位,打造了人口集中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范本。

  周旭:针对试点区区域范围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占比高、怎样才能协调好保护和生产的关系问题,创新性地探索了地役权补偿的机制,辅之以社区共管机制加以具体落实,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完整保护。同时强化科研的监测,推进数字赋能,通过开展自然教育、融合区域发展等多种措施,在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持续释放生物多样性红利,为我国人口集中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效范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澳门博彩官网 澳门金沙娱乐城 DB电子 皇冠体育 十大足彩平台